幽门螺杆菌诊断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共识会议
1999年,海南三亚会议, “我国对Hp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海南共识”。
2003年,安徽桐城会议, “第二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桐城共识”。
2007年,江西庐山会议, “第三届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
一、
:
侵入性方法快速尿素酶试验(RUT)
胃黏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
细菌培养
基因检测方法
非侵入性 C或 C尿素呼气试验(UBT)
血清和分泌物(唾液、尿液等)抗体检测
(HpSA)
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检测等。
检测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检测项目
敏感性(%)
特异性(%)
细菌培养
70 ~92
100
组织切片染色
93 ~99
95 ~99
RUT
88 ~98
88 ~98
UBT
90 ~99
89 ~99
89 ~96
87 ~94
抗体
88 ~99
86 ~99
:
:(1)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染色、;(2) C或 CUBT阳性;(3)HpSA检测(单克隆法)阳性; (4)(、6个月后降至正常).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诊断方法使用说明
推荐使用
证据等级
推荐级别
使用抑酸药者应在停药至少两周后进行检查
1b
A
血清学检测仍是流行病学调查的首选, 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1b
A
血清学检测在如下情况下可作为现症感染的诊断手段:消化性溃疡出血、胃MALT 淋巴瘤、萎缩性胃炎、近期或正在使用PPI 或抗生素
2a
B
感染;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排除NSAID 因素后, 感染的可能性> 95%。因此在上述情况下, 检测阴性,则要高度怀疑假阴性的可能。不同时间或多种方法检测可取得更可靠的结果
1b
B
根除治疗
2a
A
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
2007 根除适应证
阳性疾病
必须
支持
消化性溃疡
√
早期胃癌术后
√
胃MALT淋巴瘤
√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
计划长期使用NSAID
√
胃癌家族史
√
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
相关性胃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胃增生性息肉、Ménétrier 病)
√
个人要求治疗
√
一线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PPI/RBC (标准剂量) + C () + A ()
PPI/RBC(标准剂量) + C()/A()+ M()/F()
PPI (标准剂量) + B (标准剂量) + C () + A ()
PPI (标准剂量) + B (标准剂量) + C () + M ()/ F ()
注:PPI:质子泵抑制剂,目前有埃索美拉唑 20 mg、雷贝拉唑 10 mg、兰索拉唑 30 mg、奥美拉唑 20 mg、泮托拉唑40 mg;RBC:枸椽酸铋雷尼替丁 350 mg;C:克拉霉素;A:阿莫西林;M:甲硝唑;F:呋喃唑酮;B:铋剂( 枸椽酸铋钾、果胶铋等); 各方案均为2 次/d
幽门螺杆菌诊断和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