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活动总结
接到“备课、磨课”活动通知后,我们组的几个体育老师立刻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学校有关磨课的要求,课题确定后,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 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 集体制作课件, 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 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一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 时间较紧张等, 学科带头人宋涛老师提出了一个让师生互动的建议, 又花了很多时间帮我们改进课件。针对这些情况, “二磨”的教师调整了教学结构, 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师生互动操作恰到好处。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经过磨课,我们感触颇多:
一、点滴收获: 1、感悟磨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研究课程标准,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磨课中, 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花了不少心血, 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处理教材等,进行了反复研讨。这个过程就是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其次,通过讲课,评课,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2、感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由于新教材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弹性较大,教材内容的补充、拓展和延伸有较大的空间。在磨课中,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灵活处理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平台。
二、需要努力的地方。 1、教学旧模式的惯性定势还在教学中出现。 2、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探讨。 3、备课中备学生没有备教材处理得好。 4、教学中的“问题”意识还需加强,提高提问艺术。
磨课活动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