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石油美元、你好农业美元
当提过去一个世纪里牢不可破、商品支撑、自我强化的货币体系时,没有比石油美元更加贴切的了。。但这已是过去,随着科技与提炼技术的快速进步,离岸石油钻井与页岩的出现使得“石油美元”的时代可能终结。那么在未来数十年里,哪个全新的贸易体系会占据主宰地位呢?据一些分析人士,未来数十年里将冲击全球贸易格局的最重要的商品失衡并非能源,而是粮食。这是由分散的供给无法满足不断上升的需求所带来的价格上升所驱动,而中国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只不过这并非由于其粮食生产或处理能力的充裕,而恰恰相反,是由于中国急剧上升的农产品贸易赤字。而作为传统的贸易赤字专业户,美国突然发现自己将享有贸易和地缘的双重优势。欢迎来到:农业美元的新时代。
首先先看一下Genus(世界领先的动物遗传公司,种猪及公牛精液供应商)CEO Karim Bitar的关于中国的看法。中国无疑将成为农业美元时代最主要的玩家。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必然十分困难,要想成为消费驱动的经济体,中国必须找到办法廉价而有效的解决快速上升的庞大的中产阶级的吃饭问题。
下图是中美欧三大经济体在农产品贸易上的表现:
Karim Bitar:
从结构上看,中国劣势巨大,中国要以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20%的人口。与诸如巴西这样正好相反的国家相比,中国需要激励科技的使用。看看中国的猪市场,中国占据了全球猪生产和消费的50%。在中国,每年要宰杀大约6亿头猪,这一数字是美国的6倍,中国大约有5000万头种猪。在美国,这一数字只有大约600万头,因此存在着巨大的生产力差距。
由于结构性的劣势,中国着力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中国需要加速技术化。因此,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国家、省级和地方三级政府的引导政策,目标是猪肉生产集中化,因为这是优化整体经济效率的重要方式,包括猪的养殖、宰杀、处理,也包括将猪肉运往市场。
由于中国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因此他们是Genus的重要客户,中国政府看到了阿拉伯之春,对高粮价带来的社会效应非常警惕。猪肉价格占到了CPI的25%,因此这是个大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压力,中国对于应对粮食挑战更加用心。
中国(以及印度)的问题是,为了当前的保守体制可以继续维持,需要越来越多的粮食,并以更高的效率来处理这些粮食。对于中国粮食进口的大幅上升,最大的赢家可能是巴西、美国和加拿大,乃至非洲。唯一的问题是,中国如何适应新的贸易体系下的角色:相对其他国家存在竞争劣势,尤其对于老对手美国。
对于农业美元下的世界,高盛的Hugo Scott-Gall是如此描述的:
问题很多,解决方案有限
粮食的进一步重新定价对世界的潜在影响是什么?为何粮食会重新定价?因为需求的上升速度快于供给可以做出的调整。推高需求的力量众所周知,人口增长、城市化与中产阶级规模和口味。谈到经济发展,粮价飙升发生在能源价格飙升之后,因为工业化带来了消费增长(高收入国家消费的卡路里比低收入国家高30%,但价值差距约为8倍)。我们对供给将如何反应非常感兴趣,在哪里以及如何找到解决方案,谁又将增加供给。我们将此与能源行业作类比:能源行业大量投资提高效率,通过创新、人才集中以及资本渠道来创造解
再见石油美元、你好农业美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