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次练习题
题1、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生产每单位大米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2。求:
(1)封闭经济中。
(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
题2、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就一般情况而言,哪一个提高的幅度更大一点?试用供给需求曲线画图证明之,并详细说明作图过程。(这里是按照供给量和消费量的大小来界定国家大小的)
题3、“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收益越大”。请评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画图证明之。
题4、设V国和M两国大米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PV=–QDV, PM = - 2QDM,供给曲线分别为:PV = + QSV, PM = + 2QSM, 请计算:
(1)两国自给自足时大米市场均衡时的产量和价格;
(2)自由贸易时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和各国进口量或出口量;
(3)自由贸易带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收益或损失,以及两国的净福利收益或损失。
题5、假设大米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钢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没有贸易发生以前,英国的大米/钢铁相对价格为4,菲律宾的大米/。假设两国自由贸易的结果使大米/钢铁相对价格变成2,请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说明贸易发生后两国福利的改变,并标出各国的贸易三角。
第一题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生产每单位大米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²。求: (1)封闭经济中。
600=4Y+2X X=300-2Y
U=XY² U=300Y²-2Y³
u`=600y-6y² y=100 代入4X+2X=600
X=100
所以:u=100×100²=1000000
(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
开放经济中国完全分工,全部生产大米,交换曲线为Y=300-X,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
即Y/2X=1,或Y=2X。代入交换曲线得
X=100,Y=200
U=100×40000=4000000
第一题一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就一般情况而言,哪一个提高的幅度更大一点?试用供给需求曲线画图证明之,并详细说明作图过程。(这里是按照供给量和消费量的大小来界定国家大小的)
Q
P
P
Q
S
S’
D
D’
E
E’
A
B
A’
B’
PT
PW
PT
N
N’
题3、“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收益越大”。请评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画图证明之。
PD
PW
PW’
假设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
距越来越大,且PW>PD
则说明国内生产的这类产
S
D
Q
P
品具有比较优势,生产成本更低。
所以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题4、设V国和M两国大米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PV=–QDV, PM = - 2QDM,供给曲线分别为:PV = + QSV, PM = + 2QSM, 请计算:(1)两国自给自足时大米市场均衡时的产量和价格;
V国:PV=-QDV PV=+QSV
QV= PV=
M国:PM=-2QDM PM=+2QSM
QM= PM=
(2)自由贸易时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和各国进口量或出口量;
两国总需求为QWD=QDV+QDM=(-P)+(-)=-
两国总供给为QWS=QSV+QSM=(P-)+(-)=-
令QWD=QSW,得P=1, QDV=, QSV=,所以V国出口量QSV- QDV=,也等于M国的进口量。
(3)自由贸易带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收益或损失,以及两国的净福利收益或损失。
(A)V国大米市场(B)国际大米市场(C)M国大米市场
S
D
P
Q
Q
Q
P
P
SM
DM
S
D
出口
进口
V国:消费者剩余变化=-1/2× [+(-1/2×)] ×(-)= -
生产者剩余变化=1/2× [+(+1/2×)] ×(-)= -
净收益=阴影部分面积=1/2××=
M国:消费者剩余变化=1/2× [+(+1/2×)] ×(-)=
生产者剩余变化=-1
国贸练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