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能源系动力工程领域(代码:430107)
培养目标:
本学科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主动迎接国际性竞争,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多样性、全方位、高水平的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动力工程学科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达到以下要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的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掌握动力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较宽厚的专业知识以及先进方法和手段,受到良好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训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具有独立从事动力工程领域中的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二、学制:2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
热能工程及热工与动力系统研究所
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高效综合利用;替代燃料;氢能制备与利用;生物质高效燃烧;生物质气化及液化制取清洁燃料;煤或生物质的制氢;热化学方法制氢;近零排放与低碳先进能源系统;高效催化剂;分级综合利用系统;热电联产与节能;风力发电
模块
洁净煤技术;煤的高效洁净燃烧;大型电站锅炉设计与优化运行;以发电为主的煤分级转化、多级利用与近零排放;液体及气体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代用燃料高效清洁利用;流化床燃烧、气化理论;流化床锅炉设计与优化运行
循环经济学;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高效利用;废弃物热处置理论与技术;电子垃圾回收与处置;余热综合利用;低品质矿产资源品位提升;废渣含钒、铝、硅等有价元素的提取与资源化,低温余热利用,
、迁移、测量及控制
能源环境一体化;能源利用过程污染物控制;微量有毒有害物质生成和迁移规律;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理论与技术;污染物转化与资源化利用;温室气体回收与控制
先进燃烧测量诊断理论与技术;场参数激光测量;反应流动燃烧测量与控制;反应过程参数测量与优化控制;汽液、气固两相流测量
基于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值试验(CAT)的过程优化设计运行;多相复杂反应系统湍流运动的直接数值模拟;大型并行计算程序设计与应用
可持续能源;能源经济政策;能源规划与战略;能源经济管理;系统过程节能;企业能源审计;节能评估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汽轮机转子寿命管理;汽轮机、燃气轮机状态维修
微电子冷却系统;低温差大热流换热理论与技术;先进换热元件和装置设计与应用理论;流动与传热数学建模与计算;可再生能源基础研究
动力装备的结构强度研究,大型汽轮机设计与运行优化;工业汽轮机数字化快速设计技术,叶轮机械的计算流体力学研究与性能优化
发电厂热力过程的优化控制理论、技术与控制策略
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模块
冷(热)源系统与节能;载冷(热)系统与节能;末端系统与节能;制冷与空调系统中的能量回收、利用和控制;制冷空调节能技术;
浙江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