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鄙—关于火葬制度改革论文.doc肉食者鄙—关于火葬制度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火葬农村农业坟茔
论文摘要:现在火葬制度的不足和短视之处,我们应该如何改革现有的火葬方式,什么是以民为本
一九四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151位党和国家高级干部在一份《倡导实行火葬》的倡议书上亲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倡导死后实行火化。从而拉开了中国丧葬方式转变的序幕。
中国老一带革命家关于火葬倡导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当时中国虽然经过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满清封建王朝jjrb/html/2008-12/26/)计算,,我国小麦价格一般低于2元一公斤,一年不到8元钱,按08年我们人均粮食产量大约768斤,大约1%,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影响可以忽略不计。(economic/txt/2008-10/11/)
我们看下火葬要求的集体公墓,大部分用的是混凝土,保存上百年都不会消失,粮食树木在这里面都不能种植,荒山也是可以植树增加生态功能及木材产量而折算为耕地。其占用土地面积不比土葬少。另一方面不允许普通百姓保留坟头,但各级政府又大兴土木修建历史名人的陵地,占地面积极广。从二方面说这种行为违反了《丧葬管理条例》的原则,修建的陵地基本都永久保存,平时还要有维护费用,同时可以用不同的理由发掘不同时期的古人,可以修的名人陵地没有数量限制,真正出现死人和活人争地,影响粮食安全;修陵地是增加当地的旅游资源,可提高当地收入,只要是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这不能成为政府可以大搞封建迷信活动的理由;修皇帝陵等古人对于能否增加民族的凝聚力更值得怀疑,对于父母近亲的坟墓都不去祭奠的人会因为有了一个古人而关心别人的理论很让人怀疑;另外从逻辑上也说不通,政府就可以随便修陵墓,为什么普通百姓就不可以,同时增加普通百姓对迷信思想的传播,没有鬼神,为什么人家政府还祭奠古人啊。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的《丧葬管理条例》更应该针对政府的这些行为进行管理。对于强行推广土葬,而不管政府大修陵地的行为。
与土葬对比,相对来说,我们看下火葬的成本,因为传统的习惯,农民没有其它新的送走死者的方式,农民需要额外增加火化支出从几百元到上千元,把原来简单的遗体变成附加值更高的骨灰埋入棺中。更不用说有些相对经济比较富裕者还要买骨灰盒花钱相对更多。如果不是土葬,换成公墓,所要求的花费更大,只是一个墓地少则上千,多则上万。只这些额外增加的成本每年的利息就是土葬所占土地粮食产出的几倍,几十倍;这是从农民自身来讲增加负担,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我国从98年开始成为能源进口国,火葬增加了能源的使用,由于火葬场建在县城或城市人口集中的地区,广大农村要把遗体拉到那儿,增加燃油使用。这种造成能耗增加的政策显然与创造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执政理念相悖,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重点不突出,不利于破除封建迷信
入土为安是我国广大农村传统的丧葬方式,孝道是中国华族的传统美德,土葬只是一个习惯行为,这种送走死人的方式已经和迷信无关,但同时我们要看到封建迷信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会表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消除,这就要求能够认清主次,抓住重点。新的火葬制度重点在于要求农民改变入土方式,只是把尸体变
肉食者鄙—关于火葬制度改革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