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2016—2017学年度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的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字体工整字迹清楚,不得超出答题栏边界。
4. 考试结束后,监考员请将答题卷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
A. B.
C. D.
,其产品
A. 全部销往海外 B. 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 质量普遍不高 D. 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青铜酒杯(内有篆书铭文)、圆形方孔铜钱、帛布、秘色瓷。据此可推测该墓最有可能为
A. 商周时期墓葬 B. 秦汉时期墓葬
C. 南北朝时期墓葬 D. 唐五代时期墓葬
,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 B. 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
C.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 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
:“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宋词这样描写当时的汴州:“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 B. 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 经济中心的不断南移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
6.《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尊农夫,农夫已贱矣”。这段话表明当时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商人经济地位比较高
③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④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
,早期殖民活动出现。以下各项正确说明了殖民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A. 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B. 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C. 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 D. 为手工工场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18世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封建国家推行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重商主义。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 都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都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C. 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都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
,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命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 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 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D. 工业革命的进行
~18世纪殖民霸权的角逐中,既有因“资本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也有因“制度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体现“制度优势”的战争是
,英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A. 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 B. 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
C. 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 D. 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
,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项目
1928
1950
1990
煤
75%
50%
30%
水力
8%
17%
14%
石油、天然气
17%
30%
50%
A. 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 B. 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
C.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 D. 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
“1871—1910年德国城乡人口变化对比表”。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历史原因有
年份
农村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
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1871年
%
%
%
1890年
%
%
——
1900年
%
%
——
1910年
40%
60%
河南省信阳市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