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言美与语文学科教育论文
.. 语文教育从“知识”为中心到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中心,也即从“学会”到“会学”,是一次飞跃,但语文教育仍是充满功利色彩的。语文教育由“智能”向“审美”的发展,是开拓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语言与语言美
要明白什么是语言美,首先弄清楚语言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用八个特征把语言的概念表述为:语言是一个生成系统,是一套任意性符号,可以说是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语言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语言是一种交际与文化传递的工具,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交际的,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语言具有共同性。语言的表现形式较多,一般包括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行为语言等形式。我们平常的言语交际、书报上所见的文字等,都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有人可能会问:是不是用华丽的辞藻、优美的文字说出来的言语,写出来的文章就称得上语言美呢?其实不然,这也是为什么韩愈、柳宗元要求屏弃六朝以来的骄散华丽文风,树古文运动大旗的原因。美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语言美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就象我们读不同作家的文学作品所一样,从中体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也是不一样的:鲁迅的语言犀利、咄咄逼人,朱自清的语言自然清新而无雕琢之感,冰心的语言亲切感人……总之,每一个大家的语言风格都是不同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但他们的语言都是美的。因此,我们对语言美的认识一定要不失偏颇,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语言美就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恰如其分的情感,也就是指人们在应用具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语言要得体,要恰如其分地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话语形式表达其意义,这就是语言美。
二、语文和语文学科教育
那么,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包括了语言和言语在内的“语言”。从本质上讲,语言是社会群体的、相对稳定的“语言”规则,更多地属于知识体系的范畴;言语则是个体的,比较灵活的“语言”运用,更多地属于实践行为的范畴。语言和言语共同形成了“语文”的两大内部结构。
“语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之一,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部分,记录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又深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
“语文学科教育”则是一门课程,它是一个民族以向下一代传授本民族“语文”这一文化内容的途径。“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作为人们表达、交流的工具,起着传播知识文化,承传民族文明的作用。
简言之,“语文”作为民族文明之一,是“语文学科教育”的本体内容,研究的是自身的内部体系、性质特点和发展演变。“语文学科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是传递“语文”这一民族文化的快捷途径,研究的是如何使人学会并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语文”。
三、语文学科教育担起提高语言美的重任
,努力学习文化、拓宽视野
学生加强了自身修养,努力弥补自己在知识文化领域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涵养,拓宽自身知识文化层面。自己主动去读书,读出语言中的理趣、精致和韵味。在语文学习中以及自己的阅读过程中,读读想想,了解语言所具有的巨大描写表现力,品味典范性作品所蕴含的情、理、韵,对于培养自己丰富的语感,提高自己对语言艺术的欣赏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语言教学要重视培养语感。叶圣
论语言美与语文学科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