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ppt


文档分类: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用的概念与本质
1、信用:本质上可以看做承诺,双方就各自的权利义务做出承诺。如借贷行为,所做的承诺即偿还。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无处不在,存款、股票、纸币等。
1
2、构成要素:
(1)、信用主体:所涉及承诺的双方。
(2)、信用标的:承诺的权利义务所涉及到的对象,如商品和货币等。
(3)、信用载体:信用工具,即金融工具,表明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合法凭证。
(4)、信用条件:双方权利义务的具体条款,如期限、利率、偿还方式等。
2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的基础:财富占有的不均匀,一部分经济主体盈余,而另一部经济主体赤字。
2、产生与商品流通,交换过程中时间地点的不匹配。发展到货币信用。
3、发展阶段:
(1)、尚未工具化的信用:信用已发生,但没有具体化为信用工具,即无书面凭证。比如: 口头承诺。
(2)、尚未流动化的信用:信用已发生,且具体化为信用工具,但信用工具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3)、流动化的信用:信用已发生,具体化为信用工具,且信用工具能在市场上流通。比如:国债、股票等。
3
三、信用的功能:
1、创造交易媒介,减少资金占用,减少交易成本,促进生产与流通。
2、有效配置资源。
盈余方:缺乏高效的投资机会
赤字方:有投资机会,但缺乏资金
3、提高社会总的福利水平
有的人偏好将来消费:提供资金,未来获得收入。
有的人偏好现在消费:获得资金,未来支付利息。
4
第二节信用形式
按信用主体划分,信用可以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等。
按信用期限划分,可以分为:长期信用、中期信用、短期信用。
5
一、商业信用
1、定义: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即工商企业之间在从事商品购销活动中,因为采用赊销或预付货款的方式而产生的信用。
赊销:商品买卖双方采用的一种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实际上是销货者在出售商品的同时向购货者提供了短期资金融通。
商业信用把商品购买与支付货款分离为两个环节,对于买卖双方都有利。
6
2、特点:
(1)以商品形态提供的。同时包含两种性质的经济行为,即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提供信用的过程就是买卖的过程。
(2)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
(3)商品信用的运动周期与经济波动周期是一致的。
7
3、局限性:
(1)信用规模受到局限,受工商企业所拥有的资本量限制;
(2)具有严格的方向性,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在有经济业务联系的工商企业之间发生;
(4)管理和调节上的局限性:形成债务锁链,容易发生债务危机。而国家的调控能力较差。
8
二、银行信用
1、定义: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主要表现为以货币形式对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9
2、特点:
(1)、是一种间接信用,银行作为信用中介。
(2)、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可以吸收任何单位的存款,也可以通过贷款方式提供给任何一个需要的部门和企业,因此,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方向局限性。
(3)、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保持了自身的相对独立性。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4)、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不受自身资本制约,通过提供贷款创造信用。
10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