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骤停的抢救预案
心跳骤停(SCA)是人类生命最危险的急症之一,就其危险程度和紧急程度而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能与之相比。定义: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其最常见的心脏机制为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心动过速(VT)其次为心室静止及无脉电活动(PEA) 心脏性猝死(SCD)是指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SCA不治是SCD最常见的直接死因。
SCA的病因
分类
原因
疾病或致病因素
心脏
冠心病、心肌病、心脏结构异常、瓣膜功能不全
呼吸
上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呼吸衰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中毒或代谢性疾病、气道异物阻塞、感染、创伤、新生物哮喘、COPD、肺水肿、肺栓塞
循环
机械性梗阻有效循环血量过低
张力性气胸、心脏压塞、肺栓塞岀血、脓毒症、神经源性休克
代谢
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镁血症、高镁血症、低钙血症
环境
雷击、触电、低高温,淹溺
中毒
药物毒品滥用中毒
抗心律失常药、洋地黄类药物、ß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三环类抑郁药可卡因、海洛因一氧化碳、氰化物
病理生理机制
SCA导致全身血流中断。不同器官对缺血损伤的敏感性不同,甚至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也有差别。脑是人体中最易受缺血损害的重要器官,其中尤以分布在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的神经元细胞损伤最为明显;其次易损伤的器官是心脏;肾脏、胃肠道、骨骼肌较脑和心脏耐受缺血能力强。正常体温条件下,心脏停止10~15s意识丧失,30s呼吸停止,60s瞳孔开始散大固定,4min糖无氧代谢停止,5min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故一般认为,完全缺氧4~6min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由于SCA患者立刻失去知觉,处于临床死亡阶段,一般人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6min(黄金4分钟) ,如果在4min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三联征: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
意识突然丧失,面色可由苍白迅速呈现发绀。
大动脉搏动消失,触摸不到颈、股动脉搏动。
呼吸停止或开始叹息样呼吸,逐渐减慢,继而停止。
双侧瞳孔散大。
可伴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伴有口眼歪斜,随即全身发软。
ECG表现:①心室颤动②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③心室停止④无脉心电活动
※判断从简,主要依据病人突然意识丧失,颈动脉波动消失。
复苏的有效性监测
冠状动脉灌注压(CPP) 是反映心肺复苏有效性的金标准和可靠性指标。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维持CPP> 15mmHg 是复苏成功的必须条件。由于监测费时费力费时,紧迫性限制其应有。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能直接反映心排出量的多少。正常情况下波动于60%~80%,复苏过程中如ScvO2 ﹤40%,则几乎没有自主循环恢复的机会。但同样牵扯到有创置管问题,也限制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呼气末CO2分压(ETCO2)是复苏期间心排出量的可靠指标。与冠状动脉灌注压和脑灌注压变化呈正相关。再未使用血管药物的情况下, ETCO2 ﹤10mmHg指示预后不良。此方法无创、简便、反应灵敏的特点。
目的
※利用人工的方法使病人迅速建立起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防止加重脑缺氧,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心电图的三个特征:
1、室颤心室肌发生极不规则的快速而又不协调的颤动,EKG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不规则的、连续的室颤波,频率200—400次/分。如下图:
心跳骤停的抢救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