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谈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所暴露的问题.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谈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所暴露的问题
1994年至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长期持续冲击、抗击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国家、国民以及该国货币的国际信誉与稳定性。然而,双顺差背后所暴露的问题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一、从经常项目余额(Current Account,CA)看
(一)经常项目顺差的内涵
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等式,CA=S-I,即CA反映了一国的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在封闭经济下,一国投资与储蓄必须相等;然而在开放经济下,一国投资与储蓄可以不必相等。当本国储蓄不足以支持本国投资(S<I)时,可以通过产生经常账户逆差(CA<0)的方法来以产品的净进口满足投资需要,形成国内资产,这会产生对外债务,实际上就是利用国外资本弥补本国的储蓄缺口;当本国储蓄超过国内投资需要时(S>I),则可以通过产生经常账户顺差(CA>0)的净出口带来的资本流出而形成海外资产。因此,各国出现的经常账户顺差或逆差,就意味着资本从经常账户顺差国家流入逆差国家,为后者国内资本存量的增加提供融资,这体现了经常账户逆差的融资功能。从这一角度看,以进出口为直接表现的经常账户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国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关系。那么,经常项目顺差,也就是CA&gt;0,意味着储蓄大于投资。可见,经常项目顺差失衡是我国储蓄持续大于投资,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外在表现。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推动了政府储蓄的增加;企业又分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由于国有企业内部利润分配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企业利润很少向国有股东分红派息,提高了其储蓄率;相对来讲,民营企业从正规金融体系融资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满足扩大生产的需要,他们唯有通过储蓄来保留收益;家庭储蓄率居高不下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存钱是为了以防万一、存钱是为了买房子、存钱是为了供孩子上学。
(二)经常项目顺差所暴露的问题
经常项目顺差体现了国内经济运行中储蓄与投资的失衡;高额的企业储蓄率揭露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不健全;高额的家庭储蓄率暴露了体制转型阶段社会保障体制、住房、教育体制等改革的不到位,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增强。
二、从资本项目余额(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KA)看
(一)资本项目顺差的内涵
KA=流入-流出,即KA反映了一国的外汇资金流出入之间的关系。资本项目顺差,也就是KA&gt;0,意味着流入大于流出。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投资环境继续改善,对外资的吸引力仍然较强;与此同时随着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的不断完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主体和代客境外理财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机构和个人对境外证券投资组合更加多样化。但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该项目顺差额大幅下降。
(二)资本项目顺差所暴露的问题
资本项目顺差体现了资本项目下外汇管理模式的弊端:长期以来,由于外汇短缺的意识根深蒂固,外汇管理政策设计集中体现了外汇资金敞开流入、外汇支出严格限制的监管意图,对于资金流入的管理,不论法律上还是观念上,也不论技术上还是手段上,都比较薄弱。这种管理制度在外汇紧缺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国际收支形势逆转后,暴露出了许多弊端,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这是资本项目顺差的体制和社会原因。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已经于2008年8月1日修订并公布实施,新条例体现了均衡管理的新理念。
三、从经常项目

谈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所暴露的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