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
课堂演练
判断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3、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6、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8、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1、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借代
衬托、动静结合
比喻
互文
白描
细节描写
借景抒情
设问
直抒胸臆
对比、借代
夸张
12、解缙少年时放学回家,在雨中滑倒,而路旁躲雨之众人丝毫没有同情之心,反加嘲笑。解缙从地上爬起来即兴吟咏成诗
雨中即景
[明]解缙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滑倒解学士,笑死一群牛。
比喻
13、欧阳修一次到一新开酒家吃饭,店主问欧阳修菜的味道如何。欧阳修当即题了这四句诗,含蓄巧妙地道出了菜品的味道:
大雨哗哗飘湿墙,
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
刘备抡刀上战场。
(无檐——无盐)
(无算——无蒜)
(无缰——无姜)
(无将——无酱)
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问: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对比,②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③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
例题分析1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
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步骤二)
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步骤三)
雨后池上
刘敏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
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例题分析2
2 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 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 将:行,流过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诗人采用了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
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该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第二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欲别频啼四五声”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
(第一步)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第三步)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例题分析3
4 春雪韩念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向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试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拟人。
诗人赋予白雪、庭树“嫌”、“故”等情态,运用了拟人手法。
这一手法的运用,使画面生动,穿树飞花的春雪具有了灵性,从而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喜爱之情
诗歌的表达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