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茂圣六堡茶.doc


文档分类: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茂圣六堡茶
六堡茶为历史名茶,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原料大部分采自当地生长的大叶种茶树,经初制渥堆、气蒸焗堆、蒸压、陈化而成。外型条索紧结;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浓明亮;滋味爽口、醇厚、回甘;香气纯高,带有特殊的槟榔香。风格独树一帜,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而且耐于久藏,越陈越好。饮后生津解渴、醒酒提神、清热消滞、养胃和气、祛除疲劳。长期以来被海内外人士,尤其是广大侨胞视为养生保健、怡乐身心的珍品。
茂圣牌六堡茶茶汤干净通透,回甘,无杂味,茶气足,耐泡;条索优美,整齐有活性,冲开之后,茶叶有弹性。
一、历史渊源
六堡茶远在唐代已有生产,因产于六堡镇而得名,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据《中五将万宝青茶,文竹象棋绿茶等,因其树生于高山石崖间,制作工艺精湛,皆为茶中珍品。由此广为栽植,产茶场园和制作坊成批出现,成品茶有粗茶、散茶、末茶和饼茶四大茶类,招引着四面八方的茶贩、茶商。
在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中曾有记述,说南方有一种大叶茶,称瓜芦木,非常苦涩,以叶制成屑末茶,喝了也会使人通夜不眠煮盐工人专门使用;五六世纪时,两广人民已有普遍饮茶的习惯;从陆羽《茶经》讲到的制法来判断,采下鲜叶先制成团状、饼状或方块状的紧压茶较为可能;宋朝实行“茶马交易”,用砖茶运往西北换马,当时湖南就有黑茶制造,黑茶压成砖,运往西北,其中的
“茯砖茶”很象六堡茶的制法。从《桐君录》来看,六堡茶可能是湖南黑茶的前驱,由此可知,六堡茶的产制,当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
据《当代广西梧州地区》记载,梧州辖区内由北而南的桂江是当时水路交通的主动脉。桂江两岸,山水相连,沃土成片,山岚雾嶂,温湿滋润非常适应种茶。而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无须强调名山大川,只要得品种之优,环境之宜,培植之当,制作之精,便有名茶。六堡镇内的山脉虽然不是我国的名山大川,但其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生长出我国特有的黑茶。
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入选中国名茶之列,产品远销香港、澳门、日本及东南亚等地,是广西传统的出口产品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茶庄常用大字标榜"正宗苍梧六堡茶"以广招来客。由于产量有限,很多人只闻其名而没能喝上六堡茶。

图1 茂圣六堡茶三年陈茶

图2 茂圣六堡茶五年陈茶
图3 茂圣六堡茶七年陈茶
图4 茂圣金花茶砖
二、理化指标
感官要求
六堡茶散茶
六堡茶散茶各等级感官品质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级别
外形
内质
条索
整碎
色泽
净度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级
紧细、圆直
匀整
黑褐,黑,油润

陈香纯正
陈,醇厚
深红,明亮
褐,黑褐,细嫩柔软,明亮
一级
紧结、尚圆直
匀整
黑褐,黑,油润

陈香纯正
陈,尚醇厚
深红,明亮
褐,黑褐,尚细嫩柔软,明亮
二级
尚紧结,尚圆
较匀整
黑褐,黑,尚油润
净,稍含嫩茎
陈香纯正
陈,浓醇
尚深红,明亮
褐,黑褐,柔软,明亮
三级
粗实、紧卷
较匀整
黑褐,黑,尚油润
净,有嫩茎
陈香纯正
陈,尚浓醇
红,明亮
褐,黑褐,尚柔软,明亮
四级
粗实
尚匀整
黑褐,黑,尚润
净,有茎
陈香纯

茂圣六堡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xlw2017
  • 文件大小10.34 MB
  • 时间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