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型冠心病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sudden cardiac death
别名
心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心脏性猝死
类别
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ICD号
I24
流行病学
在世界范围内心脏性猝死发病率各不相同。在美国每年估计心脏病猝死人数为30万~40万人,冠心病猝死率占50%~70%。据国外统计资料与下列因素有关:
:
即从出生到6个月及45~75岁。成人中由于冠心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故猝死发病率也随之增加。这与总的冠心病病死率随年龄增加相平行。但55岁以后由冠心病引起的猝死的比例,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国外资料报道:
流行病学
45~54岁年龄组中,猝死占冠心病死亡的62%,在55~64岁年龄组则猝死比例则下降至58%,在65~74岁年龄组则降至42%,与其他心血管病因引起的总的自然猝死的比例相反。
。如有些先天性Q-T间期延长,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及某些家族性心脏性猝死。未来的基因治疗可望给这些危险人群提供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40岁以上男性多见,∶1。
流行病学
在50岁之前的女性因受雌激素的保护作用而避免冠状动脉的硬化。
:
黑种人较白种人有更大的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在所有年龄组中皆如此。
,~。而发病季节则多见于冬、春二季。
(1)吸烟:
吸烟与冠心病有明显关系。Framingham研究提示,在30~59岁,吸烟者猝死危险每10年增加2~3倍。
流行病学
(2)肥胖:
Framingham研究提示随着相对体重增加,冠心病猝死的百分比呈线性升高,从39%~70%总的冠心病病死率也随相对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3)运动:
国外资料报道,体力活动少与猝死发生率无明显关系,而在较强体力活动时,则猝死与总的心脏死亡的比率增高。特别是平常体力活动少,突然大量增加体力活动者。如有些运动员在长跑、竞技及重体力劳动中突然猝死。
(4)社会心理因素:
也是影响心脏猝死危险因素之一。
猝死型冠心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