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叶燕成
《咏怀古迹》是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刘备)庙、武侯(诸葛亮)庙,都是借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心怀。
青冢
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
昭君墓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咏怀古迹(其三)
hè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shuò
一去/紫台/连/朔漠,
zhǒng
独留/青冢/向/黄昏。
xǐng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结合注释,请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
问题探讨:
1、昭君怨什么?你是从那些诗句中读到的?
2、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3、这首诗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你认为好在哪里?
诗眼:“怨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汉元帝的
昏庸糊涂的怨恨。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的奇伟形象。
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清吴瞻泰
叶记:《咏怀古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