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洪河研究报告
篇一:浅析“小洪河治理工程”建设对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的作用
浅析“小洪河治理工程”建设对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的作用
作者:张岚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10期
摘要: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减轻洪涝灾害改善本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尽快脱贫发展经济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粮食核心区洪涝灾害小洪河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a)-0-01
小洪河发源于河南舞钢市伏牛山区,流径舞阳、西平、上蔡、平舆、新蔡等县,于班台和汝河交汇于大洪河。小洪河干流长251 km,流域面积4287 km2,杨庄以上为山丘区,以下进入平原区。小洪河治理工程从桂李起至班台, km,区间流域面积2732 km2,区内耕地面积310万亩,人口219万人。流域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河南省主要粮、棉、油产区之一。2002年小洪河进行近期治理,治理标准:除涝3年一遇,防洪10年一遇。但由于治理标准较低,仍不能满足流域内的除涝防洪安全。
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小洪河流域属河南省洪涝灾害多发地区,据历年灾害统计情况,小洪河沿岸西平、上蔡、平舆、新蔡四县多年平均成灾面积59万亩,四县成灾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年份有10年,平均不到2年就发生一次洪涝灾害,每4年就发生一次严重的洪涝灾害。长期制约着这一地区的发展,群众生活贫困,新蔡、平舆、上蔡三县至今仍为国家级贫困县,为此,整治小洪河对减轻洪涝灾害,改善本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尽快脱贫,发展经济,提供安全保障,是非常必要的。小洪河治理工程经济效益显著,技术经济合理,改善了当地的农业生态及社会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了国土资源,治理工程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2 项目区概况
(1)自然概况。小洪河源头在舞钢市境内伏牛山脉五峰山,流径舞钢市、舞阳、西平、上蔡、平舆、新蔡等县,小洪河班台以上流域面积4287 km2,河道长度251 km。五沟营以上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坡度1/32~1/1200。石漫滩以上属山区,石漫滩至杨庄为丘陵区,杨庄以下为平原区。五沟营以下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1/5000~1/10000。小洪河总的地形是山区坡降陡峻,平原地区突然变缓,中间过渡带较短。(2)社会经济概况。小洪河桂李~班台段,流域内主要涉及西平、上蔡、平舆、新蔡四县和46个乡镇,区内土地面积2732 km2,耕地面积310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35万亩。区内城镇人口14万人,农村人口205
万人。流域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油料、棉花、烟叶为主,是驻马店市主要的粮棉油产区。由于本区洪涝灾害频繁、农业产量不稳,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较低,人均的60%。(3)水文气象。本流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 ℃, ℃,最低气温-20 ℃,多年平均降水量约910 mm,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往往集中在两三次暴雨之中。多年平均径流深240 mm,全年无霜期220~230 d。上游伏牛山区为本省主要暴雨中心之一,山区暴雨洪水峰高量大,山区到平原过渡带短,每遇暴雨,山洪直泻平原,平原河道排水能力低,洪水位居高不下,平原涝水不能排出,常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4)水资源及相关资源状况。小洪河流域内河网密度较大,直接入小洪河干流的大小支流163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有10条,小洪河流域内分布老王坡滞洪区、杨庄滞洪区,流域内水资源较丰富。
(5)工程现状。河道排水标准:除涝3年一遇,防洪10年一遇;现有沿岸排涝涵闸136座,部分涵闸排涝标准低;现有桥梁32座,部分桥梁设计标准较低,桥梁毁坏严重;现有险工、险段36处,总长12000 m。(6)存在问题。①河道排水能力低,现状过流能力:除涝3年一遇,防洪10年一遇,标准偏低。②沿岸排涝涵闸部分排涝标准低,部分洼地无排水出路,满足不了沿河两岸的排涝要求,其中退堤段岸侧部分涵闸需重建。③桥梁少,标准低,现状桥梁少,部分桥梁标准偏低,桥梁毁坏严重,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及防汛要求。④险工险段较多,河道弯曲、狭窄、流速较大,土质疏软,迎流顶冲和内坡较陡处河道冲刷塌方现象严重,汛期防汛抢险任务十分繁重。⑤支流洪水倒灌现象严重,治理段支流在干流洪水上涨时存
在洪水倒灌问题,淹没大量耕地。
3 项目建设内容及主要工程技术方案
小洪河治理工程的范围为桂李~班台河段,治理的标准为5年一遇除涝,20年一遇防洪, km。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为。
(1)河道工程:清淤,扩挖河槽,退堤,加高培厚堤防。(2)
小洪河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