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发展还要迈过多道坎儿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在驶入快车道。“增加补贴试点城市”、“购买电动车不摇号”……近期相继出台的不少国家和地方的刺激性政策,似乎预示着新能源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在驶入快车道。“增加补贴试点城市”、“购买电动车不摇号”……近期相继出台的不少国家和地方的刺激性政策,似乎预示着新能源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在上海举办的OICA中帕特里克·布兰,由低碳车辆代替传统汽车还要走相当长的路,至少需要15年。
而几乎就在同时发生的杭州电动汽车自燃事件,让人们开始反思电动汽车热。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应该单纯依靠大量的补贴来推广,还要在自身技术上过关才行。
对新能源车缺乏统一认识
虽然车企都深知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和迫切,而且大家对新能源汽车都有了深刻的理解,但上海国际车展上展示的新能源车,却无法清晰地体现出各汽车巨头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统一认识。
一位日系车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混合动力已经经历了市场的检验,拥有相当大的客户群,综合购买成本与使用成本,混合动力车的性价比是相当有竞争力的。而纯电动车在各方面都还不成熟,造价成本过高,行驶里程无法突破150公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纯电动车很难有高性价比可言。他认为拿着现成的混合动力不用,而去考虑一个还不成熟的产品技术,显得有些荒唐。
OICA主席帕特里克·布兰表示,我们需要有新能源车,但是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会有多种驱动技术同时存在,既有传统汽油及技术,也会有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和电动车。无论是发展哪种汽车驱动技术,其原则都是要降低化石类能源的使用和降低污染排放。
电动车热后的冷思考
在OICA论坛上,多位嘉宾在演讲中都不约而同地阐述了电动汽车目前的难点。他们一致认为,电动汽车完全不依赖石油,车辆行驶过程中可以实现零排放,但续驶里程不能与传统车比。它第一需要解决的难题是怎样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电池能量密度要在商业水平上提高将近一倍。现在看起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还要花几年的时间。第二是延长电池的寿命,电池应该同整车同寿命。第三是要降低电池的成本。第四是社会配套的实施,必须要有可供充电的方便设施。
虽然,纯电动汽车面临的挑战包括行驶里程、价格以及充电设施的匮乏等,但国内外汽车企业对在中国电动车领域的布局日渐增强,随着电动车的跑马圈地,让中国成了电动车的“试验田”。
相较而言,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商似乎对迅速推出电动汽车更为审慎,花更多时间用在质量控制和测试上。在推出产品之前,对安全性和质量的全方位测试是至关重要的。
反观国内,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全社会对发展电动汽车的热情高涨。然而,杭州电动出租车自燃事件,让大家不得不对正在升温的电动车热作出冷静思考。“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一定要结合中国的资源条件。”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表示,全国一
新能源车发展还要迈过多道坎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