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铝实习报告
南南铝实习报告
去南南铝总体上了解了工厂中熔铸,热处理,塑性加工这三个方面,接下来我将就这三个方面进行对我南南铝之行的总结和体会。
先说熔铸方面,南南铝的生产从铝锭和废的铝加工产品开始,首先铝锭和我之前想的不太一样,铝锭并不是很规则的形状,它的形状便于运输中的磊叠,并且设计的厚度使之在熔融过程中便于较快融化,其中废铝的重新利用提高了铝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熔融采用的是电阻炉加热,通过加入各种合金元素使之形成各种符合性能的合金,其中的精炼步骤尤为重要,加入氯气,去除铝水中的碱性金属离子,氩气使不溶性杂质去除。还经过过滤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滤布,可想那种滤布的耐高温性和过滤性都是极佳的。经过熔铸的地方时,铸造的磨具藏于地下,节省了工厂空间,每次每台电阻炉生产28根铝棒,提高了生产率,其中利用一种神奇的石墨环使之在磨具口小范围内结晶,调整底下活塞的速度使之边结晶边落下,其中采用冷却水冷却,其产生的废热老师傅说的是只用于工厂后面的澡堂,和循环,还是挺浪费的,还有其中生产一炉的铝棒时间是55min。热处理阶段,热处理是这次我见过的最多的,金属加工过程中改善加工性能,去除应力,提高金属力学性能,消除偏析,细化晶粒等,都需要用到热处理工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四把火在这次实习中随处可见,虽然解说的老师傅有时候会说成其他名字,但是实际上就是这四把火的拓展,其中熔铸完进行退火,消除铝棒的铸造应力,改善其加工性能,便于后来的挤压过程,挤压过程有空冷淬火过程,鼓风机加快冷却速度,加工完后,还有时效过程。我之前以为如何淬火后进行处理一定是回火。于是我查了下有关资料。如下:
绝大多数进行时效强化的合金,原始组织都是由一种固溶体和某些金属化合物所组成。固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在时效处理前进行淬火,就是为了在加热时使尽量多的溶质溶入固溶体,随后在快速冷却中溶解度虽然下降,但过剩的溶质来不及从固溶体中分析出来,而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为达到这一目的而进行的淬火常称为固溶热处理。
经过长期反复研究证实,时效强化的实质是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许多非常细小的沉淀物颗粒(一般是金属化合物,也可能是过饱和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在许多微小地区聚集),形成一些体积很小的溶质原子富集区。
在时效处理前进行固溶处理时,加热温度必须严格控制,以便使溶质原子能最大限度地固溶到固溶体中,同时又不致使合金发生熔化。许多铝合金固溶处理加热温度容许的偏差只有5℃左右。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强化效果。生产中有时采用分段时效,即先在室温或比室温稍高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更高的温度下再保温一段时间。这样作有时会得到较好的效果。
热处理的时候也讲究成本的,我计算了下,熔铸车间老师傅说炉子可以放70根铝棒,而每次热处理5-6小时,铸造铝棒28根/55min,2个铸造炉,所以说需要4—5热处理的炉子。不仅熔铸挤压,铝箔加工车间和辊涂车间同样也存在有热处理。我还注意到,老师傅其实有点并不很懂其原理,有些地方只是懂这么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这就涉及到学习的方面了,要想在工厂呆的好,学习基本的知识是特别重要的,对于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如果你不懂原理,就无从下手,只能寻求外援。而工厂也算个竞争的舞台,所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是极为重要的。
接下来挤压阶段,我第一个参观的就是挤压车间了,挤压车间主要由几台金属挤压机构成,原料的来源是熔铸车间生产的铝合金,挤压设备是热挤压机,看上去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模具了,工厂放模具的地方写着这么一段话:xxx不得进入,违者罚款50。这句话我印象挺深刻的,里面摆放的是各种模具,依次编号放置,特别有次序,还有专门的人负责管理,十分有条理。模具采用的大概是某种硬质合金,耐高温,抗高温氧化,耐腐蚀,较高的耐磨性这样,模具成本大。所以挤压前,用火焰吹去表面毛刺,保护磨具。挤压阶段还有几个小细节,一是挤压的时候先把模具预热,使之达到热挤压的温度,温度越高塑性越好,挤压时也有个加热铝棒的过程。另一个挤压的时候,两段铝棒挤压出来的板是连起来的,我看了下连起来的部分,看上去就像焊接起来一样,有一个明显的缝,我由此推测此处应该是机器在其中间有个加热熔融-结晶-挤压的过程。
铝箔加工,第一次见到铝箔加工,一直不以为使用的铝箔包装真正是铝做的,以为是某种银白色的塑料,毕竟那个包装塑性那么好,一看到那一卷卷的铝箔,摸了一下,真是薄,铝箔加工是通过铸轧工艺出来的,铸轧是直接将金属熔体“铸造及轧制”成半成品坯或成品材的一种新工艺。这种工艺的显著特点是其结晶器为两个带水冷系统的旋转铸轧辊,熔体在其辊缝间完成凝固和热轧两个过程,而且在很短的时间(2~3s)内完成。这个工艺最神奇的就在于很快
南南铝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