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东北传统民居研究报告.ppt


文档分类: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吉林民间居住建筑 ——朝鲜族民居
10S034030 郑权一
吉林传统民居概况
一、自然环境
吉林市原始东北中部的一座古城,旧名“船厂”满语“吉林乌拉”,是沿江居住的意思。
吉林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温热,据调查所知,全年气温最高37℃,最低至零下42℃,全年有近5个月的结冰期。东部高山地区年降水量1000毫米,西部沙漠碱土地降水量为635毫米
吉林省为多民族地区,汉、满最多,朝鲜族、蒙古族次之。民间居住建筑的形式有很多变化,铁路以东的平地和山川盛产木材,雨量又大,因此民居多以木结构为主体,均做起脊式双坡屋顶,坡面甚陡,体型高大。铁路以西部分,碱土连绵,狂风数月不停,又缺木材,遂房屋构造矮小,做平顶形式,俗称“碱土平房”。

吉林传统民居概况
二、地方建筑材料
对建筑材料的选用宜就地取材。
分为矿物性和植物性两大类。
矿物性包括土、砖材、石材等,植物性材料包括木材、篙秆类等。
三、采暖设施
1、火炕2、火墙3、火炉4、火地5、火盆
四、典型少数民族民间居住建筑介绍
朝鲜族民间居住建筑
延边地区村镇大部分都分布在沿山的平川地带。村庄之间的距离远近不等,大小并集,是根据开拓种植面积的多少自然形成的。它的地形选择和汉族村子相仿,都在山坡之阳、靠近道路交通方便的地方,或者在河流的旁边,地势高爽,没有水灾的危险。街坊由干道和小道之间的空地形成,一般东西较长,间有小路成为横向的布置,也有一部分南北方向较长的,纵横交叉成为纵向的布置。这样形状沿山间的平川长度为转移,不考虑固定的方向;另有根据干道而布置的,干道很长,有一定的方向,因而小道也按与干道相交成平行或垂直方向产生。道路是居民及车马的主要交通路线,没有正是规划,建设房屋后自然形成道路。
朝鲜族房屋在布置时对于是否向阳并不重视,主要是沿着道路而建设。某房屋以单位为主,绝大部分没有院子和围墙,因此,房屋的布置较为随意。又因为房屋的前后都有门可以出入,前院空地和后院空地是相等的,房屋两端山墙处有的相互连接,空隙地带很少,呈行列式。
朝鲜族人家庭每户人口一般为3~6口,平均5人左右,房屋的建筑面积与人口数有关,以一幢房子为一户。城镇住宅间有简单的院墙,而农村则全部不设门墙,也没有院子,亦不设厢房,为单幢独立式房,这是朝鲜族民居的特色之一。他们的生活方式不是以院子为活动中心,而是房屋内部为中心。
二、外观
朝鲜族住宅外观看起来很美观,主要是屋顶坡度缓和,屋身平矮,没有高起陡峻的感觉,但是门窗的比例窄长,使得平矮的屋身又有高起之势,这是设计处理中的一个手法。
房屋的外墙面都粉刷白灰,墙面洁白,在以灰色的瓦面相称十分雅致。朝鲜族房屋的屋顶普遍做成四坡顶,草很厚,样式大方美观,它和内地的四阿式房相仿,亦为传统做法。
瓦房屋顶一律采用歇山式,其他做法和草房相同。延吉县龙井村某宅四间瓦房皆做歇山式。无论草房或瓦房,出檐都很长,屋檐下产生了很深的阴影,又加上廊子的凹进,使得整个建筑的立体感十分鲜明。
四、典型少数民族民间居住建筑介绍
朝鲜族民间居住建筑
三、房屋建筑构造。
朝鲜族的房屋构造有一定的规律性。
基础
房屋的基础很浅,因为墙身重量较轻,不必做到冻土层以下,外墙基础砌至30厘米即可。
台基
房屋周围都用土垫出台基,高20-30厘米。台基的周围用石块砌成周边。台基可使得房基高起不受水淹,并免去潮湿,因而室内较为干爽。
四、典型少数民族民间居住建筑介绍
朝鲜族民间居住建筑
廊板
廊子的地面用木板做成,所以叫廊板,朝鲜族住宅的廊子地面比台基地高出40厘米左右,这种廊子地面用木板做成,在廊柱之间自柱础石之上设有方形横梁,在横梁以上横铺木板。
廊板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建筑。古时在建造宫殿时,常常采取短桩台基,用成组的小短柱作为台基与基础。这样既可以通风,又可以防潮。廊板的做法即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间壁墙
间壁墙多是轻体构造,用板条抹灰或抹泥,表面再糊纸。门大都做成拉门,门扇双面裱糊厚纸。这种做法不但构造简单、体轻,墙体所占面积也小。夏季各室拉门都敞开时可互相通风,室内空气清新,因此它称得上即经济又适用的处理手法。但隔音、不防火,这是间壁墙的缺点。
 
外墙
外墙分夹心墙和空心墙两种。这两种墙的做法都以木柱为骨架,墙的本身不承重,之起围护作用,所以墙壁很薄。夹心墙以木柱为骨干,横向安装壁带,编织柳条或草绳,双面糊黄泥沙子,表面抹白灰,当中填入沙土。夹心墙是使用最广的墙壁。空心墙的做法与夹心墙相同,只是中间不填沙土,墙壁室内表面裱糊白纸。
四、典型少数民族民间居住建筑介绍
朝鲜族民间居住建筑
柱、梁架
房架的形式和汉族的不同,它的特点是首先以立柱支撑纵横梁木,在脊部设立支柱支撑脊檩。横梁纵横交叉,梁上仍以间为中心,每面各设一条椽子,

东北传统民居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nyoung
  • 文件大小2.65 MB
  • 时间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