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规划编制概述
一、指导思想
本规划编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产品为基础、质量为关键、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与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相结合,大力培育旅游业这个新兴产业: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相结合,贯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针;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努力提高全行业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坚持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培育大产业、实现大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在编制本规划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二)以客源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三)突出特色,塑造独特的旅游总体形象。
(四)统一规划、总体布局,近详远略、分期开发,突出重点、留有余地。
三、编制依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
《湖南省旅游管理条例》;
《益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安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安化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
四、规划范围
原则上将规划范围覆盖全县境域,但重点突出县内资江沿线,为10年之后修编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五、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10年,即2004年至2014年,2004年-2013年为10年实施期,2014年为规划修编期,修编后的规划从2015年开始实施。
第二章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性
旅游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位于需求一端,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不会产生新的供给,因而不具有供给的品质和特性。其作用在于强化消费一端的份量,加快从供给到需求的转化过程,增大国民经济发展的经济流量,促进社会总产品由生产到价值实现的飞跃,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具体来说,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以下经济效应:
一、旅游业与GDP的增长
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旅游对GDP增长的弹性作用;二是旅游消费需求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及对价格水平上涨的促进作用;三是旅游直接GDP与旅游次生GDP占全部GDP的比重,也即旅游对GDP增长的贡献度。
(一)旅游对GDP增长的弹性作用
消费弹性系数是一个较为具体地反映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或制约性的分析指标,也就是说,消费需求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GDP增长的比例关系。旅游消费弹性系数可说明旅游消费需求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GDP增长的百分点。
表1-1是根据我国统计数据计算的1986-1997年的旅游消费弹性系数。从中可以看出,。表1-1还反映出,旅游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不稳定,其变化与宏观经济景气周期有密切的联系。在宏观经济的扩张期,旅游消费弹性系数较大,,即旅游消费对当年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较大;而在宏观经济的收缩期,旅游消费弹性系数都比较小,说明这时中国经济增长放慢与旅游消费需求不足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刺激我国经济增长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表1-1 旅游消费需求增长与GDP增长弹性系数表(单位:%)
年份
GDP增长率
旅游消费需求
增长率
旅游消费需求
弹性系数
1986
1987
1988
1989
-
-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2年平均
(二)旅游消费需求增长对GDP的拉动作用
消费增长带动的经济增长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带动GDP的实际增长,另一方面是拉动GDP价格的上升。消费拉动系数反映了经济增长中消费需求所起的拉动作用,在数值上等于一定时期消费需求增量与当期GDP总值增量的比值。通过对旅游拉动增长指标的计算,可以得到旅游消费需求增长对GDP增长的正向影响度和对物价上涨
安化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4-2014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