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
Land use planning
(讲义)
前言 1
第一章导论 2
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 8
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11
第四章土地供给量预测 15
第五章土地需求量预测 19
第六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22
第七章居民点用地规划 26
第八章交通运输用地规划 32
第九章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35
第十章农业用地规划 39
第十一章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43
第十二章 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46
第十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的论证方法 53
第十四章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55
前言
一、课程设置及学习的重要性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知识是土地管理专业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内容。本课程对培养学生从事土地管理及其开发经营的技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使土地利用中的问题越来越多,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对土地资源采取了较严格的管制,土地利用规划是政府实施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事土地管理及其相关业务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简介
土地规划是研究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规律的学科,使土地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得到充分、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保持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获得系统的最佳结构和功能。本学科是一门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在土地管理中正确地利用,发挥其管理手段的作用。
本课程教学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
理论教学内容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部门规划和专向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实施管理等
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规划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技术;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图件的编制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讲授、讨论、实验等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要求
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和有关实验。
第一章导论
【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土地、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土地利用规划的具体内容奠定概念基础。
【重点内容】理解有关的基本概念,认识土地特性与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原则,了解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意义及基本程序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认识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第一节土地与土地利用
一、土地的概念(Land)
由于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因而对土地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加以定义。
:地球表面具有生产力的综合体。有几种观点:
①土地即土壤
②土地即陆地及其水面
③土地即地球的纯陆地部分
④土地即地球表面。
:地球表面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①土地即土地资产(land estate):土地具有权属和价值。
②土地即土地系统: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③土地即景观:是地表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
①土地概念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随人们的认识的深入而变化。
②土地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
③土地是重要的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源性资产
④土地与土壤、国土、环境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特定地段的自然经济综合体。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可以不断地为人类社会提供产品和活动场所,而且尚能产生巨大财富和增值价值的经济资产或生产性资本。
二、土地的特性
1、土地的自然性:自然产物,人类劳动可以影响土地,但人类绝不能创造新的土地。
2、土地数量(面积)的有限性:由地球面积所决定。
3、土地的空间性:三维空间,由此派生处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影响土地利用的方式。
4、土地的永续利用性: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可周而复始地使用。
5、土地属性的两重性:自然和社会属性。
三、土地功能
马克思曾指出:土地即“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
1、生产(养育)功能:万物土中生,充分体现在第一性和第二性生产之中,为人类生存提供必须的农畜产品。
2、承载功能:在非农生产部门,是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载体。
3、仓储功能:表现在矿产资源的仓
1《土地利用规划学》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