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只是一个角色》作文修改课反思武夷山三中邓东霞新课标要求:“
养成修改自己文章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它强调关注学生,倡导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地参与作文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批改才是高效的、智慧的、灵动的,因为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能独立看书作文。写文章一蹴而就的很少,绝大部分的好文章都是多次推敲修改的结果。修改的过程中可能要听取同学朋友的意见,自批互改将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因此,完全可以让学生自改、互改,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把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到作文批改教学实践中去。这节课,我先分析全班同学写作时存在的总体的优点与缺点。然后,学生将课前已经填写好的修改卡(两项内容:作文弱点及原因)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幷推荐小组代表作。接着,小组成员(文章的作者)根据同伴及老师的建议当堂修改自己的作文。再接着,教师当堂使用多媒体展示个别小组的代表作,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讨论、修改代表作的弱点与不足,教师适时指导、点评。最后,范例作者谈这堂课的收获后教师对这堂课进行总结。针对这节作文修改课,我进行了如下反思: 一、从写作观念看,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是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经验之谈。然而,学生写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检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给老师。这样马马虎虎,主要是写作态度不端正。但是,学生不会修改文章,也是个实际问题。而且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因此, 让学生学会自己评改作文,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通过自改和互改作文,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叶圣陶先生在谈及这个问题时,曾说学生改文水平有多高,作文水平就有多高,一次
作文修改课,就是对学生写作能力、作文知识等方面的一次大修炼。所以修改文章的过程,自然就是提高作文水平的过程。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写作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几个环节,都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将修改 2 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二、从课堂的落实过程来看,基本达到了“调动学生批改作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充当学习的主人”这一预期目的。学生从作文到修改的整个训练过程,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既充分调动发挥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改作文的浓厚兴趣。这与“学生写,老师批”的传统方法相比,在同样的时间内,加大了训练密度,增多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合作、探究是语文新课改的核心所在,而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修改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同学们在互评、互改作文时,共同解决修改中的难题,交流写作心得,分享感受,取长补短。通过学生互评作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三、从课堂的批改效果来看,学生们批改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学生评语能扣住要点,点评比较到位。在学生们的作文下发之前,我就
作文修改课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