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菌药利奈唑胺的合成
目录
基本信息
作用机理
适应症
合成路线
讨论
基本信息
药品名称:利奈唑德,利奈唑胺
商品名:斯沃Zyvox
英文名称:Linezolid
开发公司:Pharmacia & Upjohn
上市时间:2000年4月在美国上市
基本信息
结构式:
化学名:(S)-N-[[3-(3-氟-4-吗啉基)苯基]-2-氧代-5-噁唑烷基]甲基]乙酰胺
分子式:C16H20FN3O4
分子量:
作用机理
利奈唑胺是历经30多年的研究而开发出的新一类含氟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其作用机制与其它类药品不同,它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早期,很少出现交叉耐药性,故被公认为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新型抗菌剂,利奈唑胺是该类药物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代表药物。
适应症
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并发的菌血症;
院内获得性肺炎(hap) ;
复杂性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珠)所致非复杂性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及伴发的菌血症,由肺炎链球菌(包括对多药耐药的菌株[mdrsp]),或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仅为甲氧西林敏感的菌珠)所致。
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一:. Chem,1996,39(3):673~679
备注:CBZ-Cl为氯甲酸苄酯,glycidinyl butyrate为丁酸缩水甘油酯,MsCl为甲烷磺酰氯
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一分析:
该路线以吗啉和3,4一二氟硝基苯为起始原料合成化合物4,再生成化合物5、6,理论上可行,且反应条件较温和;但是化合物6合成化合物9的反应,需要采用n-BuLi、-78℃、氮气保护等敏感试剂和苛刻实验条件;化合物11合成化合物12的反应,需使用叠氮酸钠,该试剂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极易引起爆炸;化合物12还原为化合物13的过程中,采用了高压催化氢化,这些均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合成路线
anic Letters,2003,5(7):963~965
备注:THP为四氢吡喃基,PPTS为对甲苯吡啶磺酸嗡盐
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二分析:
该路线也是以吗琳和3,4一二氟硝基苯为原料,首先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化合物4,再经还原生成化合物5。化合物5经重氮化、溴代,得到化合物7,再和现成的取代噁唑烷酮偶合,得到化合物8,然后和PPTS反应得到中间体9,得到中间体9以后的反应步骤路线一大同小异。
路线二的优点在于去掉了敏感试剂n-BuLi的使用,但是该路线实验步骤稍长,其次引入的取代噁唑烷酮较,再者该路线同样使用了叠氮酸钠,高压氢化反应仍然采用。
利奈唑胺的合成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