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布置实施方案
(草稿)
前言
为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公司精细化管理进程,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和养护,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管,规范施工现场的作业行为,全面提高公司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保障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工地的建筑材料、财产设备安全,完善公司对现场建筑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监管,结合我公司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的实际情况。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JGJ/T 292-2012)为指导,以公司《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实施手册》为参照,以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为依据,以文字说明及附件图片说明的形式,编写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布置实施方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管理工作提出实施要求。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如有欠妥及错误之处,请及时提出,以便修订完善。
一总则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由于存在施工地点分散,人员流动频繁,场地建筑物林立,空间大,进出场通道较多,无法纯粹的靠人员巡防和盯守来管理工地,各级管理人员经常移动办公等特点,因此要求可以在任意时间和地点随时打开任意前端的实时图像,以便及时掌控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安全管理和施工工艺等现场情况。
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施工流程、操作工艺、各类安全保卫工作以及安全文明施工都要求监控系统必须具备本地录像、检索回放功能。宜利用视频服务器和IP网络架构进行视频信号传输的监控系统实现此功能。
为监督各施工操作流程是否符合各项技术规范,加强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管,规范现场作业行为,促进文明施工,提高安全和管理水平,需要根据监控对象和监控目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前端捕影设备。
为实现在公司远程监控中心实时监控项目施工现场并对视频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存储功能,需要选择施工现场到监控中心的网络传输方式。
一套有效的现场及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让管理者了解到
现场的施工进度,可以远程监控现场的施工操作过程和现场用料的安全。但是,由于工地环境特殊,监控设备要随着工地建设的进度去改变监控位置。
二、系统规定
(一)系统架构
、传输部分和显示部分构成。
。模拟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通过有线传输方式传输给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由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和编码;网络摄像机采集的信号可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传输到网络视频录像机进行存储和管理。
,监控中心应能访问和管理位于施工现场的视频服务器、硬盘录像机或网络视频录像机。
、硬盘录像机或网络视频录像机上的各种视频信号、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展示在视频显示设备上;施工指挥场所也可通过网络视频录像机或硬盘录像机的视频输出端口,将视频信号输出到监视器、电视墙等设备。
(二)系统要求
,当位于异地的监控中心需要调看施工现场的历史视频信号时,可通过连接到视频服务器、硬盘录像机或网络视频录像机的网络远程访问,进行视频录像回放。
。
,用户权限管理应在监控中心由系统管理员统一分配。
。
,应实现设备的可移位和再利用,应合理选择捕影部分的视频信号传输方式。
,应根据施工现场所在地已有的网络资源情况,合理选择通信运营商。
。
。
三捕影要求
(一)一般规定
。
2. 图像采集传输单元的信号传输方式可分为有线与无线传输方式。对易发生变化的监控点(如塔吊、料场等)位置,宜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传输视频信号;对不易发生变化的监控点(如出入口、仓库等)位置,宜采用有线传输方式传输视频信号。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线信号传输的主要设备可包括摄像机、云台、球罩、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常用的传输介质可包括视频线、光纤和双绞线。
(2)无线传输方式采用的设备应遵循IEEE ,可选用下列两种设备组合方式之一:
模拟摄像机、视频服务器或硬盘录像机、无线路由器、交换机;
网络摄像机、无线路由器、交换机。
(二)主要设备的技术指标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现场监控布置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