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沪教版第五册).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世间最美的坟墓
——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散文情景理的有机结合。
领悟“美”的内涵,珍视朴素的人生本色。
说明:
茨威格将托尔斯泰的墓地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并以此为题撰文,这种“最高级”的评价中饱含了作者对托翁人格的深刻理解与无比敬仰。托翁之墓美在何处?又为何能“美”到成为“世界之最”?文章把再现托尔斯泰的墓地、突现托尔斯泰的精神,以及表达崇敬之情三者完美地融为一体,从而对“美”作了最生动的诠释,给予了“朴素”以最崇高的敬意。因而引导学生从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理解掌握到对朴素人生本色的认同珍视,其实也是师生共同赏美、思美并力图与美相齐的提升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托尔斯泰墓地的朴素美,感悟托尔斯泰的人格美,体会作者渗透其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领悟文中蕴藏的深刻哲理。
说明:
文章标题中的“美”字闪耀着主题的光辉,闪耀着篇章的光辉,教学时可以“美”为切入口加以挖掘。同时,全文内容又着眼于“朴素”二字,因而可以“朴素——逼人的朴素——纪念碑式的朴素”为线索层层深入,将整篇文章的脉络串联起来。以“美”为纲,以“朴素”为网,美得朴素,朴素的美,两者相辅相成,教学重点得到落实,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图片导入
课题质疑
请学生看课本彩页中托
尔斯泰墓的插图并描述直观感受。
学生忠实于自己的眼睛,简要说出观图感。
再与课文标题比对,“坟墓怎么会是美的
由学生自己就图片与课题的反差提出疑问,带着对
整体感知
精要提取
由图片引入课题,并由
此生疑——这样的坟墓怎么会是最美的?
1、请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圈划出直接描写托尔斯泰墓的语句,并归纳其特点。
2、再读课文,提请学生思考托翁之墓呈现朴素美的缘由。
“最美”的探索进入新课。
由学生自我尝试解疑,朗读、默读、范读等读的各种形式贯穿其中,是解决“什么样的坟墓?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美?”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之疑问相应而生。
通过朗读和默读,学生在文中
寻找出能印证自己直观感受的相关语句并加以概括。
——“……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阴”、“荫”之分可提请学生注意。)
——“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的名字也没有”。
——托尔斯泰墓的总体特点: 朴素美、自然美
2、学生联系文中树的来历及有关幸福的许诺一段,明确“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的意义:摆脱羁绊、落尽铅华、回归自然才是幸福的源泉,也是生命的本然状态。这也正是朴素美的支点。
分析评价
揣摩语言
再次沉入文本,引导学
生分析作者及参观者对托翁墓的评述之语,并思考高度评价的成因(可适当补充有关托尔斯泰的介绍,以深化理解。)
2、指名朗读第二段, 提请学生注意作者对“朴素”所用的定语。引发思考:
(1)“逼人”的威慑力体现在哪儿?为什么朴素能够达到“逼人”的地步?
1、学生寻找出表达参观者感受的语句及作者的评价之语。
——“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

《世间最美的坟墓》教案(沪教版第五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72 KB
  • 时间2018-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