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主题班会
一、什么是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主持或指导下(最好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干部或值日生主持),由全班学生参与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为解决某一问题而召开的班级会议。
二、主题班会的要求
主题班会一般一段时间召开一次。要求做到:目的明确,目标适宜,主题集中,过程简洁,形式多样,全员参与。
1、目的明确。目的明确不模糊,是开好主题班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组织主题班会前,班主任对主题班会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心中一定要有数。否则就会使主题班会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2、目标适宜。一次活动要达到什么目标不要定得太多,1—2个即可。目标要切合班级学生的实际,不能定得太高。
3、主题集中。一次确定一个主题,力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过程简洁。班会的程序要清楚、明了,场面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一课时为宜。
5、形式多样。主题班会一般分为报告式、谈话式、辩论式、竞赛式、文娱式、(校外)参观访问式等。要根据班会的主题,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确定主题班会的形式。班主任在组织主题班会时,应注意多种形式穿插进行,力求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忌千篇一律,泛泛而谈。
6、全员参与。主题班会是对学生施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是班主任进行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措施。班主任教育理念的落实、班集体目标的达成、良好班风的营造都需要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共同努力。
三、组织主题班会的步骤
1、确定主题。主题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力求新颖、有针对性、富有教育意义。一个恰当的主题最好由学生提出。班主任要组织班委会成员和积极分子讨论,充分酝酿。
2、确定形式、时间和地点。形式一般视主题而定,要求生动活泼,切忌单一呆板、枯燥无味。形式有:演讲、报告、评论、辩论、座谈、讨论、参观、访问、郊游、文艺表演、诗歌朗诵、智力测验、科技演示等。
3、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第一,方案成型后可征求班主任和学生的意见加以完善。第二,做好思想、物质上的准备,进行工作和人员分工:一是动员工作,向全班说明班会的目的和内容,鼓励全员参与;二是明确每个人负责的内容,要求其认真练习;三是会场布置,由专人负责各种物品。其实,准备的过程就是学生接受教育并锻炼才干的过程。第三,审查发言者的发言和表演者的表演。
4、明确教师担当的角色。主题班会,一般应由学生当主角,而班主任既当“导演”又当“演员”,调动全班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要将每个细节考虑周到,避免冷场、失误。其主要工作应是掌握会议进程,引导学生按会议的内容与宗旨进行。
5、班会结束时班主任做总结发言。班会结束后,班主任一要了解学生的反应,二要召开班委会认真检查和巩固教育效果(如引导学生写作文、写黑板报、做一件事、谈收获体会),使主题班会的成果巩固或扩大。组织主题班会目的在于使学生得到发展,切忌形式主义。
主题班会活动课评分标准(参考)
班级 时间___年___月___日(星期_____)第____节
1、场景布置(10分)
根据主题班会内容适当的布置教室,营造主题班会气氛,搭建学生自主发展、自我锻炼和展示的舞台。
10
8
6
5
2、主题
(10分)
班会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具有一定教育意义,整个活动自始至终均能围
如何组织主题班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