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案例---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达
旗
实
验
小
学
赵秀莲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人教实验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7和68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
(2)经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利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
(1)在运用圆的面积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使学生了解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过程,逐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数学天地,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利用已有知识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四、教学难点:
利用已有知识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五、教具、学具准备:ppt教学课件;把圆8等分、16等分和32等分的硬纸板若干个;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曹冲称象》的故事,你们都知道吧?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本来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曹冲为什么要称那些石头呢?
生: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相等。
师:你说的这点很关键,必须保证石头和大象的重量相等,这样称出的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那曹冲为什么不直接称大象呢?
生:因为大象太重,不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
师:是呀,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冲才想出用石头代替大象的方法。其实这也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的“转化”的方法。也就是当我们遇到新问题而不能直接解决时,可以把它转化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能解决的问题。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请看大屏幕,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然后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知道吗?怎样才能算出草坪的面积?(生答:只要求出圆的面积就知道了草坪的面积。)
2、师:只要知道圆的面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是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3、师:关于圆的面积你想从这节课中学到什么知识?(生答师边板书)板书:
如何计算圆的面积
有无计算公式
大小与什么有关
4、师:那谁能描述一下什么是圆的面积?
生回答圆的大小。出示课件
师:说得很好,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板书:圆的面积)
5、实际感知:(1)用手摸摸自己手中的圆,哪一部分是圆的面积,哪一部分是圆的周长,(生演示).
(2)师:那么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而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
(三)尝试转化,推导公式
1、演示课件3: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生答:圆的面积与半径的长短有关。
2、第一次探究:确定“转化”的策略。
师:你知道怎么求圆的面积吗?(学生沉默)大家好像遇到了困难,请你在大脑中搜索一下,以前我们研究一个图形的面积时,用到过哪些好的方法?(生答教师演示课件)。
生:可以把新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比如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剪拼转化成长方形求出面积。
3、小组合作:
师:那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我们可以试一试。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圆纸片和准备的工具在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