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审美差异与审美标准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一、审美中的差异
所谓审美差异,是指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修养的人们,由于受特定社会实践内容和社会思想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阶级差异: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因为经济地位的差别而分属不同的阶级。审美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不同阶级的个体,审美趣味、审美标准也就存有差异。
关于阶级差异还有着复杂性的一面。首先,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审美意识的接受。其次,审美的阶级差异在平常情况下表现得比较隐晦,阶级矛盾激化时才会显得十分强烈。另外,这种差异性在美的不同形态中的表现也有程度的不同。
时代差异:
人类的审美意识是历史的产物,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表现在审美活动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时代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这就是审美的时代差异。
造成时代差异的主要原因有:首先,生产方式的时代差异对审美意识的决定作用。其次,社会意识中其他因素对审美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民族差异: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这便产生了审美意识的民族性差异,而这种差异是不能随意改变和加以忽视的。审美的民族性差异,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造成审美的民族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社会生活的民族差异决定了审美的民族差异。
第二,传统文化心理在审美中积淀的不同造成了审美的民族差异。民族性的审美意识由于含有历史积淀的因素,因此,它常常有自足感和排外感。
不同阶级有共同的美。
这是因为:
第一,审美主体之间除了存在阶级关系之外,还存在非阶级关系。
第二,在特定条件下,阶级关系有可能会淡化。
不同时代有共同的美
时代前进了、社会发展了,但是最为上层建筑之一的审美意识并没有随着时代的结束而完全消亡,还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
第九章 审美差异与审美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