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服设二班
姓名:喻恬
学号:1311210505
指导老师:李中元
少数民族服饰专题
藏族与汉族蒙古族服饰关联
目录
·藏族、蒙古族、汉族民族简介- - - - - - - - - - - - - - - - P3~5
·藏族服饰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6~9
·藏族服饰特点(细分)与配饰介绍- - - - - - - - - - - - - - -P10~13
·汉服特点与简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14~17
·汉服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18~20
·蒙古族服饰介绍与特点- - - - - - - - - - - - - - - - - - - - P21~24
·蒙古族摔跤服与哈达- - - - - - - - - - - - - - - - - - - - - P25~26
·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27~29
藏族
汉族
民族介绍
,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四省和其他地区。云南又主要聚居在迪庆州,少数散居在丽江、怒江等地、州,。藏族聚居在高原, 那里海拔较高,幅员辽阔,雪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奇而壮美。传说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结合而产生的。据史料记载,藏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羌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而发展成今天的藏族。
蒙古族
藏族
汉族
民族介绍
汉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她由古代华夏族和其他民族长期混合而成。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和各少数民族相融,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分布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汉族主要聚居于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在边疆地区则多与少数民族交错杂居,另有数千万人口散居世界各地。
蒙古族
藏族
汉族
民族介绍
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各地,大多聚居在农村牧区,部分散居在城镇。蒙古族发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唐代文献称作“蒙兀”。元代文献始译成“蒙古”。历史上畜牧业生产是蒙古族人民一向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式。如今仍有相当数量的蒙古族从事畜牧业生产。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3种方言。古代的蒙古族信仰萨满教。从十三世纪元朝开始,在蒙古族统治者的强制推行下蒙古族群众逐渐接受并改信了喇嘛教。
蒙古族
藏族服饰
肥腰大袖
男女皆爱饰物
配色大胆精巧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差异并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西藏服饰特点:
(1)肥腰大袖
藏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地。其服饰基本结构为肥腰、长袖、大襟长袍。穿用这种结构肥大的服装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被。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既防寒保暖又便于起居、旅行,白天气温上升更可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久而久之,脱一袖的装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藏族服饰的这种基本特征大约远在战国以前就已形成,至今仍保留了浓厚的高原民族特点。
1、服饰基本结构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衫、长靴、编发、饰品。
2、基本特征表现为品类繁多,可分为袍、短衣、坎肩、腰带、帽、靴、邦典、发饰,首饰、佩饰等。
3、式样上分为:长袖袍、无袖袍。
4、质地上分为:锦花袍、绸缎袍、光板羊皮袍、氆氆、毛呢夹袍、素布袍等。
5、色彩特点表现为对比强烈,如红与绿、白与黑、黄与紫,并运用复色,金银线搭配使服饰色调明快而又和谐。
6、纹样方面主要以递增和排比的规律。
7、装饰品的广泛运用,装饰材料主要以金银、珠宝、象牙、珊瑚、松石等为主。
8、面料:主要以棉布、碴毽、绸缎、光板羊皮、毛料、呢子等。
9、围裙:藏语称为“帮典”,是藏族妇女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表示婚否的作用,形状有短、有长、梯形(藏北),有的以较宽的强烈对比色条相配,有的以纤细同类色组成娴雅温和的色彩,并与金银线搭配,每个地区妇女对“邦典”色彩及条纹的选择都有不同的观点。也有地区间的差别。
10、腰带:腰带是藏族服饰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的以毛织物编织而成,有的则以金属等贵重的饰件
藏族与汉族蒙古族服饰关联讲解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