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基金业绩衡量与评价
本章共分为6节
第一节基金评价概述
一、基金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基金评价是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衡量,其目的在于将具有超凡投资能力的优秀基金经理鉴别出来。
基金评价对投资者、监管部门以及基金公司本身都重要的意义。
二、基金评价需要考虑的因素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基金经理的真实表现加以衡量并非易事。基金评价的基础在于假设基金经理比普通投资大众具有信息优势。
首先,基金的投资表现实际上反映了投资技巧与投资运气的综合影响。
其次,对绩效表现好坏的衡量涉及到比较基准的选择问题。采用不同的比较基准,结论常常会大相径庭,而适合基准的选取并不一目了然。
第三,投资目标、投资限制、操作策略、资产配置、风险水平上的不同往往使基金之间的绩效不可比。
第四,评价的一个隐含假设是基金本身的情况是稳定的,但实际上基金经理常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操作策略、风险水平做出调整,从而也就会使衡量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此外,衡量角度的不同、绩效表现的多面性以及基金投资是投资者财富的一部分还是全部等,也都会使评价问题变得复杂化。
作为绩效考核来讲,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基金的投资目标
(二)基金的风险水平
(三)比较基准
(四)时期选择
(五)基金组合的稳定性
三、开展基金评价业务的原则
第二节基金净值收益率的计算
一、简单(净值)收益率
二、时间加权收益率
时间加权收益率由于考虑到了分红再投资,更能准确地对基金的真实投资表现作出衡量。
三、算术平均收益率与几何平均收益率
算术平均收益率法与几何平均收益率法的区别:算术平均收益率法将所有的收益率加起来除以收益率的个数;几何平均收益率是将所有收益率相乘,所以几何平均收益率更科学一些。
四、年(度)化收益率。
第三节基金绩效的收益率衡量
一、分组比较法
是根据资产配置的不同、风格的不同、投资区域的不同等,将具有可比性的相似基金放在一起进行业绩的相对比较,其结果常以排序、百分位、星号等形式给出。
二、基准比较法
是通过给被评价的基金定义一个适当的基准组合,比较基金收益率与基准组合收益率的差异来对基金表现加以衡量的一种方法。
一个良好的基准组合应具有如下5个方面的特征:(1)明确的组成成分;(2)可实际投资的;(3)可衡量的;(4)适当的;(5)预先确定的。
第四节风险调整评价方法
一、对基金收益率进行风险调整的必要性
风险调整衡量指标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对收益加以风险调整,得到一个可以同时对收益与风险加以考虑的综合指标,以期能够排除风险因素对绩效评价的不利影响。
二、三大经典风险调整收益衡量方法
(一)特瑞诺指数
。
,基金的绩效表现越好。
。
。
(二)夏普指数
,给出了基金份额标准差的超额收益率。
李宏伟-证券投资基金第15章基金业绩衡量与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