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中职班级文化建设.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中职班级文化建设
韩贞瑜(重庆工商学校)
摘要: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动态生成,以校园文化为导向,有着自己独特内涵的个性文化,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也是班级的形象与生命。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级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包括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并因时而变,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因时而变
中职三年,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应是学生终身最大的受益,也是我们为人师者教育学生的至高境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班级文化的建设功不可没。班级文化建设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也是班级的形象与生命,是班级自下而上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汪广仁说过:“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价值取向,是师生共同思想及行为准则的总和。”
1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条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职学生集体观念淡薄、纪律比较散漫、自觉性不高,针对这样的学生,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在建立时主要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依据,同时根据班级实际,体现班级特色。
班级制度文化在建设时应满足以下四个原则:
(1)合法性原则。制度的制定要以国法校纪为依据,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要符合“一范一责”的内容,不可与国法校纪相违背。
(2)民主性原则。制度文化的制定要由全班全体学生讨论通过,不是班主任的个人意见,班主任可以是参谋者和指导者,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这样才可以保证普遍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针对的是任何学生甚至是班主任。
(3)可行性原则。一个班有一个班的具体情况,所以制定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制度,不可依据班主任的经验千篇一律,一贯而行。尤其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最好能依据学生的不断进步再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作到行在规先。
(4)宽容性原则。班级制度是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但它并不是国法、校纪,制度的出发点仍然是教育和自省。因此,制度的内容和执行中,要有一定的宽容性,要成为道德公约性质的约束力量而不是法律纪律性质的强制力量。
2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
(1)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是主要方式。中职生的学业并不繁忙,相反是轻松,轻松之余就会闲,一闲就惹事。针对这种现象,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磨耗他们充沛的精力,并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
首先,针对班级以外的活动,作为班主任应最大限度的争取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即使因为某些原因部分学生不能上,但都应要求学生不上场也要为其他同学呐喊助威并做好后勤服务。同时,班主任应重视每次活动,并为参与活动的同学指点。其次,针对班级本身的情况,针对性的制定班级的内部活动,比如学习兴趣小组、技能竞赛赛前培训小组、以寝室为单位的主题班会、模型展、趣味运动会等等,技能、学习、文体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并合理利用时间,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找到自信。
通过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
(2)做事先做人。
《墨子·修身》说:“志强智达,言行行果。”中职生是半只脚在学校,还有半只脚已经进入社会,学会为人处世是他们离校前必掌握的一门技术。现在的很多学生做事是没问题,但就是做不好事,为什么?究其原因是没有责任心。利用班会课,可以让学生了解“感动中国”人物故事、“法律讲坛”、“非你莫属”职场故事等,并通过主题班会,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盛等等。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言谈举止对学生都有很大的感染力,所以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学生就受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3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所在班级课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

浅谈中职班级文化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71635255
  • 文件大小159 KB
  • 时间201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