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地铁模式再现典范
地铁的开通,缩短了空间的距离,提高了生活的效率,为深圳这个逾千万人口快节奏生
活的城市节省出更多的可以享受生活的时间。地铁商场的出现,使得有了更多休闲时间的深圳人,在享受新的购物方式的同时,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新生活、新梦想、新财富,中信地铁商场正为深圳这座璀璨的城市建立起新的财富价值坐标,提供新的生活领地。
“购物中心+地铁”模式,成就深圳地铁1号铺
素有“地下钱龙”之称的地铁商业,已成为现代都市商业圈的重要一环。纽约、东京、香港等地皆有运作成熟的地铁商业模式,纽约地铁营运线路总长居世界首位,日客运量已达到2000万人次,地铁商铺年营业总收入超过100亿美元;东京整个地铁商铺每年销售总额近千亿日元。在北京、香港、上海等地,地铁购物早已成为都市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日客运量高达220万人次,最高时达到280万人次,地铁商铺每年带来的经济收入近百亿港元。地铁带来川流不息的人流,也造就了“时代广场”、“置地广场”等一大批购物天堂。
上海的地铁商业起步于1993年的徐家汇地铁站,据早期就在这里经营的一位商家介绍,商铺刚开张时,连租金都赚不回来。半年后,人流就越来越多,财源也随之滚滚而来。随着地铁1号线逐渐成为上海交通的主动脉,地铁商场也沿着地铁站点的延伸向四处蔓延,并形成了新客站——人民广场——陕西南路——徐家汇四个赫赫有名的地下商圈。
中信城市广场与中信地铁商场,地上、地下浑然一体,是典型的“购物中心+地铁”的商业模式,借地铁升值是必然。
地铁商业投资价值巨大,已成共识
如今,深圳地铁商业正步入蓬勃发展的增长期。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出现商铺租售价格随其距地铁站口距离而变化的现象,地铁商铺的平均升值空间可能将达到20%左右。而不甘其后的深圳地铁商业,将以更合理、更完善的规划与布局,爆发出惊人的后发优势。这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实力雄厚的中信地铁商场。“地下商业可以说是地铁建设运营的衍生和商业化的产物。地下商业对地铁的巨大客流具有市场独占性,如果地面也形成了聚集效应明显的成熟商圈,则两者将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以立体化的商业空间产生巨大的商业裂变效应,其商业前景无可估量。”一位操作过多个地铁商业项目的专家如此分析:“成熟的商业氛围、强大的品牌优势、无可复制的绝佳地理位置,以及地面与地下的融会贯通,使中信地铁商场与中信城市广场共同构成一个能量惊人的商业联合体,这将使它的商业创富能力呈几何倍数递增,成为新的财富策源地。”
中信地铁商场独特优势,奠定深圳第一地铁商业地位
,中信城市广场LG层面积23000平方米,华联街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购书中心与中信地铁商场D区连接的商业面积约3000平方米,相互连通,。在深圳目前地铁商业单体面积中最大,连成一片后也是城市中心目前惟一最大的地下商业。
另外,中信地铁商场C区地下二层与中信城市广场地下一层吉之岛连接,C区同时与B区、A区负一层直线连接,中间形成了一条长达6
购物中心流线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