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聚焦CPI
——国贸1002班刘辉杰 100120067
摘要:2011年我国的物价持续上涨,具体体现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持续上涨,%,创出25个月新高。11月宏观经济数据则拟定于下周一发布。根据权威媒体综合30多位分析师预测结果显示,%。CPI的持续上涨不得不让人们再次对通货膨胀的可能到来保持一份高度警惕。持续上涨的物价给全国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带来了诸多不利。本文力求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揭示本次物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稳定物价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CPI上涨通货膨胀原因分析措施
1、CPI概念及我国当前状况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英文名称:consumer price index 缩写:CPI)指的是衡量所选定的一篮子消费品购买价格的指数。计算指数时,每种商品的权数依据1982-1984年间该商品在城市消费者生活开支中所占的份额来确定。它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涨幅创下年内新高。 2011年8月份,%,%,但仍处于高位状态。
2、CPI上涨的原因
针对此次我国CPI的上涨,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其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探析。
流动性过剩
所谓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投资经济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危险。就资料显示,,,,
。而到了2009年,,,,。今年央行初步预期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6%,%左右,这说明这个比差还会进一步扩大。此外,为了应对2008年突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同样造成了货币投放量的增多。按照货币经济学原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一员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在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市场化改革等原因,广义货币供应量适度高于经济发展GDP增长也是合理的,然而过量的货币供给却极易引起CPI的上涨,甚至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当前货币供应过多是造成CPI大幅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需求拉动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已经连续5年超过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和外贸顺差国的的矛盾比较突出,资金过于充裕,拉动了价格的上涨
我国作为今日世界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之一,在大量出口的同时,对石油、铁矿石、钢铁、水泥、塑料、橡胶、硫磺、部分有色金属、大豆、食用植物油等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需要加大。由于国内能源和原材料的供给不足,使得我国原材料和能源的对外需求依存度过高,因此,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对我国影响很大。2011年初以来,西亚、北非地区不少国家政局出现动荡,导致国际社会对石油供应的担心,国际油价急剧上升
形式与政策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