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集体备课备什么
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是上好课的前提,同时备课过程也是教师对自己组织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加深理解、深化并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因此每位老师都会在备课上下足工夫,但由于每人的知识阅历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也难免会有偏颇,从而造成个人备课的局限性。通过集体备课,大家互相讨论,彼此交流,集众人智慧,取长补短,从而可弥补个人备课的某些不足,达到共同提高。通过组织有效的集体备课,可以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实行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历来各校也都非常重视并花大量的精力用于集体备课。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如何把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对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式,集体备课显得尤为必要,那么集体备课时,到底备什么?如何的集体备课更有效?
集体备课至少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学理念的定位;教学方式的选择,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理解;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的选择。
一、备教学理念的定位-----以学生发展为本
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源于教学实践又对教学实践有指导作用。新的课程标准是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而总结出来的新的教学理念,是基于新的社会形式下对人才的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突出体现人的“发展性”,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力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们的备课必须坚持“发展”的理念,备课时,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重要的是要讨论怎样地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利,讨论对教材怎样的处理方式更能吸引学生学习;如何设计问题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我们在讨论《函数奇偶性》一节的教学时,一种观点是教师给出图像特征总结出定义及其判断方法,然后举例训练,(即所谓的题组式训练教学),这种方法学生听得懂,掌握得快,短期内对提高成绩帮助很大;另一种观点是教师通过一组特殊函数图像,让学生总结规律,引导学生自己研究各组函数图象规律,逐步归纳出函数奇偶性的算式特征,探索判断方法。我们通过讨论认为尽管后一种教法耗时多,表面上看,效率低,但从长远来看,因为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即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从而也是我们教学的必然选择。在很多时候,尽管备课组里的每位老师,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观点,甚至有时会有很多地争论,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则是用以衡量我们教学的唯一标准。
二、备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与有意义授课相结合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结合,这要求我们教学时我们要积极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虽早已为教育界所唾弃,然而时至今日,采用这种方式教学的仍不乏其人,因此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应讨论如何设计才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任何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即应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同时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不应成为学生唯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它应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机结合,
新课程标准下集体备课备什么 .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