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村剩存贫困问题调查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我省提出“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定决心。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制约我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据统计,今年年初全国农村仍有剩存贫困人口近1亿人,主要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经个人研究发现,农村贫困人口自身素质、扶贫资源传递和自然生态的低质化发展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使贫困人口陷入“贫困—脱贫—返贫”怪圈的三大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及时扭转传统的扶贫方式,创新扶贫思路,充分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资金,努力盘活文化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移民扶贫等资源,全面推进贫困地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扶贫方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为我省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的目标奠定基础。
一、我省农村剩存贫困问题的现状分析
二、我省农村贫困致因的“三维”透视
(一)贫困人口自身发展的低质化
(二)扶贫资源传递与发展的低质化
(三)自然生态发展的低质化
三、我省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
(一)统筹经济与社会,推进扶贫资源一体化
(二)统筹人口与就业,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
(三)统筹生态与发展,推进生态扶贫一体化
核心内容
全省现有国家扶贫重点县21个,国定特困片区县17个,省定特困片区县8个,中央苏区县25个,省级扶持贫困村3400个。按照年家庭人均收入2300元的扶贫标准,全省有农村贫困人口438万,%,其中,赣南地区贫困率最高,%,其次是吉安、九江、上饶和抚州地区,其贫困率均在10%以上(详见表1)。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以点状分布为主,“点、线、片”同时并存,主要集中在38个原中央苏区和罗霄山脉特困片区、省定特困区(详见分布图1、2)。
一、我省农村剩存贫困问题的现状分析
表1:全省各地市区域贫困状况
区域
贫困人口(人)
贫困率
特困县(个)
赣州
1791811
%
15
吉安
597900
%
11
九江
453422
%
2
上饶
687600
%
4
抚州
316400
%
5
萍乡
90823
%
1
鹰潭
43278
%
0
宜春
213400
%
0
景德镇
51554
%
0
南昌
105684
%
0
新余
28175
%
0
总计
4380047
%
38
图1:全省贫困人口区域分布情况
图2:全省38个国定、省定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县分布图
图3:新余市农村贫困人口区域分布情况
图4:新余市农村贫困人口区域分布情况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我省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越来越分散,呈现出以点状分布为主,“点、线、片”同时并存的局面,扶贫难度越来越大,减贫速度放缓,出现了脱贫与返贫同时并存,收入型、人文型与生态型贫困叠加的现象。此外,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遵循政府主导型的扶贫思路,扶贫标准相对较低,贫困对象瞄准机制不够健全,造成扶贫资源被挤占,扶贫效率不高。在扶贫方式上重资金的单向输入轻资源的开发再造,重外部供给轻内部激励,重脱贫数量轻脱贫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淡化了贫困人口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提升、扶贫资源整合及传递效率、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关键要素,导致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扶贫资源被分散化、输血不造血、扶贫不扶智、重“公平”轻“效率等问题还较为普遍,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省扶贫攻坚和振兴发展的顽疾。
江西农村剩存贫困问题调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