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化艺术
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考点:
1、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3、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课程标准:
1、列举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总结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3、了解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时期
科技
古代
近代
现代
回顾: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纵向联系
辉煌灿烂,世界领先
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的发明
数学、中医、天文历法、农业
曲折艰难,落伍世界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全面振兴,迎头赶上
核研究、航天技术、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
第19课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问题:
1、列举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明确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
2、总结新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3、新中国科技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基础梳理
过渡时期
十年时探索时期
文化
大革
命时
期
问题一:新中国科技成就
改革
开放
时期
49 56 66 76 78 今
64
第
一
颗
原
子
弹
爆
炸
65
人
工
合
成
结
晶
牛
胰
岛
素
64
自行
设计
制造
的中
近程
导弹
70
第
一
颗
人
造
卫
星
73
杂
交
水
稻
南
优
2号
83
银
河-
Ⅰ号
巨
型
计
算
机
03
“神
舟
五
号”
发
射
成
功
基础梳理
90年代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航天、信息、能源、生物
国防科技
材料一 20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同年组建中国科学院。1956年我国制订了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陆续制定了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国家的正确决策
3、新中国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问题二:新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分析
基础梳理
材料三在新中国科技队伍中留学归国人才是“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从1948年到1957年,海外学子归国形成热潮,仅从美国回来就有1000余人,各国归来总数达到3000余人。
建国初有一大批科技人员是苏联帮助培养的。仅1954年前,中国派往苏联留学、实习的人数就将近2000人。
科学技术人才的来源保证
问题二:新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共同原因分析
21课现代中国教育
李四光、华罗庚、邓稼先
1、中国明清时期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2、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引入中国?
知识链接
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
西学
民主科学
能否促进科学发展?
国家独立、民族富强
具体某个阶段原因探究——80年代科技快速发展原因
建国以来现代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
1 .国家的独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保障)
2 .党和政府的重视(政策)
3 .经济实力的增强
4 .科学家的努力
5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总体
内因
外因
材料1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原子弹。1949年,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则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材料2
看材料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思考: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什么要发展“两弹一星”?
,国力较弱,国家安全又受到威胁;
,两极格局的形成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深层原因探究——为什么60、70年代“两弹一星”一枝独秀
列举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