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司法考试必考知识点.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9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           司法考试刑法命题的规律
1、  司法解释的重要性,抢劫罪、盗窃罪、贪污罪、受贿罪的司法解释是每年必考内容;
2、  历年司法考试出题的一个规律:纠正司法实践中的错误;
3、  未成年人犯罪司法解释要重视;
4、  09年刑法的难度与08年相当。
二、           09年刑法命题重要考点
犯罪论60%-70%分值
(一)、犯罪构成方面:
1、主体与主观方面,
主体: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对8种行为负责。
B:单位犯罪:那些犯罪只能有单位构成?那些犯罪不可有单位构成?如贷款诈骗罪不能由单位构成。那些行为表面上看是单位犯罪实际上是自然人犯罪?单位和个人共同犯罪如何处理?
C:共犯与身份犯的认定:贪污受贿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关于共犯的司法解释。
2、主观方面:犯罪故意(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认识错误
(二)、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特殊防卫权的行使;刑法法条第20条第3款。
(三)、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
(四)、共同犯罪(最重要的考点)
1、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2、不是共同犯罪的情形?
例(十分重要):A、B两人互不认识,一天晚上11——12点,A骑自行车经过一家超市,发现超市门开着(不知道门是怎么开的),里面没人,A停放好自行车后进入超市取东西;B也骑自行车经过,也进入超市取东西,两人相视而笑,30分钟后A装了一大袋子东西欲走,无法把东西搬上自行车,这时A让B过来帮忙,帮他把袋子抬到自行车上,B想对自己也没有坏处,就过来帮A。A走后B吸收A的教训,心想拿少些吧,不然自己抬不动。随后B拿了东西也走了。事后知道:A偷的东西价值2万元;B偷的东西价值1万元。下面那些是正确的说法:( )
A、AB是共犯;
B、AB是同时犯,单独构成盗窃罪,属单独责任;
C、A的盗窃数额是2万,B的盗窃数额是1万;
D、A的盗窃数额是2万,B的盗窃数额是3万;
正确答案:AD
3、共同犯罪的范围:部分犯罪共同说即行为不同,范围不同也有可能成立共犯。
4、共同实行犯的处理: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
例:甲乙对丙有仇,同时对丙开枪,出现有三种情况:1、能够证明是甲打中丙,丙死亡,乙没有打中;甲成立故意杀人,乙也成立故意杀人,是共犯2、丙中一枪,死亡,查不清是甲还是乙打中的;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的共犯3、甲乙都没有打中丙,结果打中傍边一个价值1000万元的古董;甲乙都是故意杀人未遂。
如果甲乙不是共犯,互不认识,同时从不同角度开枪射击,丙中一枪倒地死亡,事后无法查明是谁打中的,甲乙都是故意杀人未遂。
刑罚论部分10%左右的分值
(一)、自首与立功的认定自首又有重大立功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其中重大是指可能被判处无期以上刑罚或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在全国范围有较大影响的情形。
要注意: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绑架罪的法定刑(10年起)杀害人质或致人死亡的处死刑;抢劫罪的八种加重处罚情形(10年以上);贪污受贿罪10万元以上的处死刑;盗窃罪的定罪数额500-2000元,数额巨大5000-2万,特别巨大3万-10万以上;抢夺罪的数额与盗窃罪相同;诈骗罪的起点2000元, 20万元以上无期徒刑;
(二)、累犯的认定一般累犯与特别累犯的区别
(三)、缓行与假释制度假释的前提条件,假释的效果,假释的考验期。
罪刑各论20%—30%分值案例分析题
1、侵害个人利益的犯罪,财产型犯罪更为重要;如:盗窃罪、抢劫、诈骗、绑架、非法拘禁。
2、侵犯社会利益的犯罪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02-08年考了3题5分);
经济犯罪(10分左右),有考案例的可能性;
妨害社会管理的犯罪
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罪,可能考案例。
三、             高分考生要克服的刑法难点
总则部分
1、因果关系的判断
例1:甲在山崖边,暴力致乙重伤昏迷,甲看乙昏迷随即离开。过了一段时间,乙开始有些苏醒,但仍然没有完全清醒,乙站起来想离开此地,不慎掉下悬崖摔死。
例2:A在牛奶中投毒想杀害B,B早上8:00喝下牛奶(根据A投放的毒药的剂量,B在9:00中必死无疑),随即去飞机场赶飞机,8:30飞机出现事故B在事故中伤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无罪 B:A故意杀人未遂 C;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D:A成立投毒罪
答案:B
介入因素:根据最初行为的危害性大小来判断因果关系的是否中断;
介入因素是否偶然的、异常的;
介入因素对结局的影响力的大小来判断因果关系的是否中断。
被害人体质特殊情况因果关系的认定
例:60岁的老大爷与小伙发生争执,小伙轻推了老人一把,致老人倒地,心脏病突发死亡。
认定:因果关系存在,定罪取决于行为人对被害人体质的认识:

司法考试必考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ouhui915
  • 文件大小185 KB
  • 时间2018-04-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