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生组链式校本研修活动计划
主题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教研水平
计划
1、3月6日确定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2、确定集体备课内容。
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第二课时电阻的串并联
3确定主讲人:张海龙
4、3月17日---3月18日个人备课阶段
5、3月19日集体说课
6、3月20日主讲人根据集体说课情况改课。
7、3月21日全组教师听评课
8、3月24日上交本次活动材料,进行总结
汤头沟中学链式教研活动教学设计
教研组理化生教师张海龙设计日期 2008 、3、 17
课题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教学
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分析串,并联电阻的定性关系1
2根据欧姆定律及电路特点得出串,并联电阻的定量关系
教学
模式
合作探究教学
重难点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相关教具
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小灯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引入新课
出示习题,学生完成,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一)电阻的串联:
教师出示两个5欧的电阻,问这两个电阻串联,其总电阻比5欧电阻大还是小?
学生猜想,并说出依据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论。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导体的长度。
(二)电阻的并联: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论。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多个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
(三)推导串,并联电阻的定量关系
U=IR,U1=IR1,U2=IR2 I=U/R I1=U/R1 I2=U/R2
U=U1+U2 I=I1+I2
IR=IR1=IR2 U/R=U/R1+U/R2
R=R1=R2 1/R=1/R1+1/R2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
各串联电阻之和。电阻倒数之和。
三、学生练习
四、课堂小结
板书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一电阻的串联
1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
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2。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二电阻的并联
1、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2、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
1 总
汤头沟中学链式教研活动教学设计
课题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分析串、并联电阻的关系。
2、根据电路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
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
重难点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相关教具
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小灯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一、复习引入新课
提问学生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关系。思考:在串并联电路中电阻有什么样的关系?
二、讲授新课
(一)电阻的串联
(1)猜想:两个5Ω的电阻串联后总电阻是大是小,并说出理由。
(2)教师演示实验:先将一5Ω电阻接入电路中,再将两个5Ω电阻串联接入另一相同电压的电路中。学生观察小灯泡的亮暗程度,并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3)分析原因: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从而总电阻增加。
(二)电阻的并联
(1)猜想:两个5Ω的电阻并联,总电阻是大还是小,并说出理由。
(2)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三)利用欧姆定律推导电阻串、并联的定量关系
R串=R1+R2+… 1/R=1/R1+1/R2+…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
串联:R串=R1+R2+…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并联:1/R=1/R1+1/R2+…
汤头沟中学链式教研活动教学设计
教研组__理化生____ 教师__宋明华__
课题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现象分析串、并联电阻的定性关系。
2、根据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
重难点
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相关教具
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定值电阻、电压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提问学生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引入新课。
二、新授课
(一)、电阻的串联
(1)、演示两个5Ω的电阻。串联,学生猜想:电阻大还是小?并说出理由。
(2)、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实验结论。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
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二)、电阻的并联
教师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引导学生说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
理化生组链式校本研修活动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