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质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2017年个人工作总结时间过得很快,但我仍然记得刚来大千的时候。这也证明我仍然是一名“新”员工。可是“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在我眼里、在这个环境里已经不是那么陌生。记得刚来的时候,给我第一印象工厂里好大,东西好多,好杂。有好多我没接触、不知道的东西。而现在我感觉我每天走过的步伐是一定的,但方向却越来越少,而我想做的是能不能让它在心底变得更少一些。临近年末,回顾近一年的工作,个人有很多感触,我经常会问自己一句话,“我没有白拿老板的工资吧”起初我会认为我的努力、付出与回报会是逆差。因此,才会让我有一种紧迫感,加快脚步的去追赶别人,超越别人,可是一棵小草越长大,它遇见的世界也越大,遇到的风雨也越多。工作之一,dn600补偿器,接管两头耳板各四片,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这么细小的细节,后来图纸看的越来越清晰的时候,我便觉得有许多“不对称”的地方。dn600补偿器耳板,实际点焊两头各三片,查图纸没错,问焊工,则回答“没事,以前一直是这么干的”可是准备领料个数各个在我眼里,领料的确按两头各四片来领,问上面,上面知道,说没事;问下料,下料个数准确;问技术,技术图纸上明确表明,若改图我们不知道,也有道理可说。整条线清晰明朗了,可是我在其中担当的是什么角色耳板不大,所用材料并不多,可是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耳板,如果在涉及和耳板一起用到的拉杆、螺母,拉杆、螺母的采购,资金的利用等问题,都是一连串的,而我只能掌握我所检验的范围。工作之二,质检工作流程的衔接,由于一直以来对产品尺寸的要求不是很严,产品尺寸在可用范围内即可,所以到了装配工序
,经常会出现尺寸配合上的空余,间隙过大或过小,使得焊接时出现质量隐患。经过部门内同事互相沟通、调节仍有缺陷之处,这在我专职检验的这一块深有体会。关于产品的尺寸公差问题,控制不好,难于控制的是长度尺寸,有时候产品完成之后长度超差40~50mm,可是产品已经生产出来,过程中各组件的尺寸也在公差范围之内,可是成品却离技术图纸要求甚远,请示上级领导,可用,没问题!可是图纸标明的公差要求±9有什么用以后我该怎样判断这样是不是意味可以不要公差要求,或加大公差范围以客户可以接受为标准这让我很难做。另,对于外
2017年质检人员个人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