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讲解材料.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 (2011-2020) 专家评审汇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范围界定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起通江大道,东至东方造船厂、外环高速、茶园工业区东侧路一线,北至长江岸线南抵南岸区行政边界,总面积约为59平方公里()。
范围内包括广阳镇、迎龙镇、峡口镇、长生桥镇等四镇的部分地区,以及东港港区、长江工业园、茶园工业园三个功能区。
2011年现状各类城市建设用地合计约10平方公里。
背景解读——政策背景
《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0-230》
提出新的经开区选址于南岸茶园组团地区,并明确了建设规模以及产业发展目标(2010年11月15日)。
《南岸区十二五规划》
发展定位:
“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综合实力跻身国家级开发区前列。
发展思路:
两个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港口开放基地。————区域职能
三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和现代服务。————主导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船舶制造及配套和数控机床
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物联网、移动通信终端及移动信息服务
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和现代物流
五区建设:内陆开放城市的先导之区、高端产业之区、临港生态之区、创业成才之区、安康幸福之区。————综合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
到2015年建成千亿级开发区,即产值达到1000亿元,在建和招商项目投入达到1000亿元。
科学发展阶段:“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
以提高外资质量为主,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优化出口结构为主;
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服务业;
促进国家级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
初始发展阶段
快速发展阶段
科学发展阶段
初始发展阶段:“三为主”宗旨
利用外资为主、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
以出口加工区模式循序渐进的谋求发展
快速发展阶段:“三为主,一致力”
以引进外资为主,兴办工业项目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努力优化投资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深化体制改革
着力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切实推动城市化进程
大力推动改革创新
鼓励技术引进和创新
集约发展,注重生态与节能
优化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
统筹整体安排,推进区域联动
背景解读——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态势
国家对建设经开区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要求
以发展产业为主线,整体建设逐步高端化、综合化。背景解读——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态势
国内先进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
工业产值规模:3000-4000亿元左右,
地均工业产值:120亿元/平方公里左右。
工业增加值规模:500-1000亿元左右。
地均GDP :20亿元/平方公里左右(GDP)
重庆经开区
778亿元
85亿元
165亿元
8亿元
背景解读——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态势
规划核心问题
如何在主城区功能、产业、空间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下,确定经开区总体发展定位与职能。
如何落实“西部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总体建设要求,科学制定经开区的发展模式与建设原则。
从协调区域发展、挖掘空间价值、梳理园区生态格局、盘整建设用地入手,以各类产业空间布局特征为基础,构建总体空间布局框架。
以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生态安全为目标,构建高效、公平、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支撑体系。
内陆开放城市的:
先导示范之区
高端产业之区
临港生态之区
开放创新之区
和谐幸福之区
——先行、示范、辐射、带动
——高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
——核心枢纽、生态优先、环境友好
——创新性增长、创业乐土
——社会和谐、宜居家园
1 自然本底条件
用地条件分析
经开区选址场地处于东部槽谷中心地带,南部樵坪山余脉沿场地中部由南向北延伸,造成总体地形地貌较为破碎、起伏较大。
场地整理代价较高,土地开发需要考虑投入产出的综合平衡。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讲解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nyoung
  • 文件大小21.40 MB
  • 时间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