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学案
教学目标:
。
“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课时安排:
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注音:王好( )战弃甲曳( )兵而走谷不可胜( )食也
数罟( )不入湾( )池养生丧( )死无憾
鸡豚( )狗彘( )之畜( ) 然而不王( )者涂有饿莩( )
释义:
二、集体朗诵,对话朗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0分钟左右)
本文通过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第二课时
三、集体朗诵或背诵。
文言知识点梳理
(1)狗彘食[/I]人食而不知检
(2)然而不王[/I]者
(3)树[/I]之以桑
(4)五十者可以衣[/I]帛矣
(5)填然鼓[/I]之
(6)王无罪[/I]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4)未之有也
(5)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通假字
直——颁——无——涂——
四、学生质疑解答或教师提问检测内容理解:
1、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2、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3、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4、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5、孟子为什么要说“请以战喻”?
6、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7
参加入职培训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