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论文舞蹈教学中实现美育论文:浅议在舞蹈教学中实现美育
摘要: 本文提出了舞蹈教学的美育价值,并对在舞蹈教学中实现美育的方法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舞蹈教学;美育
舞蹈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通过肢体动作表现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刻画人物的鲜明性格,展现人与自然或人与人个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以达到表现舞蹈作者深层次的思想和深刻的情感,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因此,舞蹈教学和美育始终紧紧相连。美育要求培养人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操,舞蹈教学质量的好与坏,除了决定舞蹈展现出的姿态优美与否和舞蹈所表现出的思想深刻与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们审美、鉴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我国舞蹈教学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舞蹈教学事业起源于建国初期,解放战争中一批优秀的舞蹈家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部队艺术学院舞蹈系,为我国此后舞蹈教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1951年,中国舞蹈家吴晓邦、朝鲜舞蹈家崔承喜在中央戏剧学校院长欧阳予倩的领导下,分别主持开办了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和舞蹈研究班,这就为我国舞蹈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大量专业舞蹈教师和专业舞蹈人才,极大地促进了舞蹈教学事业的发展。文化大革命后,文化艺术事业重新受到重视,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新局面,舞蹈教学正式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我国舞蹈教学事业从过往的单一、不系统的发展模式迈入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发展模式,舞蹈教学最终形成系统规范的一门艺术学科。
二、舞蹈教学的美育价值
舞蹈教学的美育价值体现在几个方面,主要是:
(一)舞蹈教学实现人的形体美和举止美。
舞蹈训练是对人肌肉全方位的刺激,舞蹈动作兼顾个体的头、颈、胸、手和脚等各个部位。练习者通过大量练习后,适应舞蹈动作要求后,可以纠正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坐姿和站姿,形成端庄的仪表、仪态,提高个人的自信心。同时,舞蹈可以提升练习者的心肺功能,在练习过程中强健体魄,同时塑造形体美。舞蹈训练要求人对舞蹈的内容和内涵精准的表现,练习者在参透舞蹈思想后,个人修养和个人气质得到提高,拥有了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的能力,自觉遏制丑恶行为,形成举止美。
(二)舞蹈教学实现人的乐感美和动作美。
舞蹈训练必然伴随着个人音乐素养的提升,舞蹈和音乐互为补充,二者缺一不可,精准的舞蹈动作依靠音乐节拍。练习者在舞蹈训练过程中,通过聆听音乐,把握音乐的节奏,判别音乐风格、抓住音乐旋律,最终明白音乐内涵,把舞蹈和音乐的实现结二为一,丰富舞蹈的思想,这就是舞蹈教学实现人的乐感美。舞蹈动作的多变,舞蹈形式的多种,再加上舞蹈者个人的气质美,结合成舞蹈的动作的规范优美,舞蹈教学实现人的动作美。
(三)舞蹈教学实现人的人格美和精神美。
舞蹈教学有助于练习者大脑机能的不断优化,培养出良好的性格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舞蹈学习多是群体性学习,人在群体学习过程中,培养成互相合作,互相配合的团队精神。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蹈通过服装、化妆、音乐、歌词和动作赋予个人生动感性的形象,这种行为可以引领个人感受舞蹈的内涵和魅力。例如,爱国主义的舞蹈有助于培养舞蹈者的爱国情操,轻柔浪漫的舞蹈有助于培养舞蹈者的浪漫主义思想,热情欢快的舞蹈有助于培养舞蹈者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就是舞蹈教学实现人的人格美和精神美。
(四)舞蹈教学培养人对美的创造能力。
舞蹈
舞蹈教学论文舞蹈教学中实现美育论文:浅议在舞蹈教学中实现美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