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美术课程标准
1、《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新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5、《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
7、新课程提倡建立一个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评价体系。
8、新的课程改革要促进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着眼于认知方面的发展。
9、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3、。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制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索. 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10、课程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
, t% {+ _% p- I! ]
11、课程改革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每个个体求得自身充分发展的内在需求。
12、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
13、地方课程具有地域性特征、针对性特征、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
14、在教师角色转换中,应该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15,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角色,具有三个特点a、积极地旁观,b、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c、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16、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a、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b、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c、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d、由重结果向重
过程转变,e、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f、由居高临下
小学美术教师招聘新课改_课标填空测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