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氏综合征孕中期血清学筛查研究进展.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氏综合征孕中期血清学筛查研究进展.doc唐氏综合征孕中期血清学筛查研究进展
(海南现代妇婴医院产科,海口 570206)
中国 1/vie
[摘要] 本文总结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各种血清学指标,比较了各种筛查指标或组合指标的检出率、假阳性率,总结了母体血液中胎儿游离DNA测序的方法及适用条件,认为基因测序是目前产前无创筛查的最优方法。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血清;筛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2095-5200(2017)04-016-03
DOI:
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的国家之一[1-2],为降低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比例,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而产前筛查是干预措施的重要环节。唐氏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3]导致的疾病,发生率高,占活产新生儿的1/700~1/800[4-5];唐氏综合征患儿呈特殊面容,嗜睡、喂养困难、智能低下、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畸形,易患白血病,生存率低,且目前无有效治疗手段,孕期通过各项技术手段筛查,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该病患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
1980年羊膜腔穿刺术最先用于唐氏综合征的筛查,但是只有30%的患者可以被检测出来,同时羊膜腔穿刺等侵入性操作可带流产风险,因此针对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处于停滞状态。1993年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甲胎蛋白(AFP) 应用于孕中期孕妇的筛查[6-7],大大提高了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从70%降低到30%。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作为胎盘合体滋养层和蜕膜细胞产生的一种特异性蛋白[8],产量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9],妊娠结束就很快从血清中消失,因而自1999年成为筛查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标记物之一[10],β-HCG/AFP/PAPP-A联合检测成为产前筛查的重要项目。2004年游离雌三醇(uE3)/Inhibin-A/AFP/β-HCG四项血清检测指标应用于唐氏综合征,%[11-12],同时假阳性率明显降低。目前,Dennis等[13]人提出仅抽取母体血液,提取母体血液中胎儿游离DNA,对游离DNA进行测序,T21的检测准确度为100%,T18检出率为100%,%,已经成为唐氏综合征筛查的重要手段。本综述通过分析各血清学检测指标对唐氏综合征的筛查价值,探讨唐氏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指标选择。
1 β-HCG/AFP二联检测
由于羊膜腔穿刺等侵入性操作易导致孕妇发生流产等风险,因此血清学检测作为唐氏综合征的筛查方法,得以大力发展。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4]是最早成为血清学筛查的指标之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
α和β二聚体的糖蛋白构成,主要由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分泌,在维持妊娠方面有着重要的功能。HCG可以增强子宫内膜细胞和基质细胞对白介素1的敏感性[15],有利于胚胎的着床以及胚胎在子宫体内生长。此外,HCG可以直接刺激黄体,促进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维持妊娠。孕妇血清HCG水平在妊娠前8周增长迅速,在孕8~10周达最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妊娠中晚期仅为高峰时的1/10。而孕中期HCG水平明显增高,则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增加。有研究者认为,HCG在整个妊娠中持续的增高可反映出胎盘慢性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发胎儿生长异常。
甲胎蛋白是胎儿特异性糖蛋白

唐氏综合征孕中期血清学筛查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