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红色官窑瓷浅析.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内红色官窑瓷浅析.doc国内红色官窑瓷浅析
笔者以为,中国红色官窑就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投资并管理的、所产产品除供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机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使用外,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日常生活用瓷及出口创汇的公有制制瓷企业的总称。
中国红色官窑的来源大致有三类:一是没收官僚资本改造建成;二是对民族资本采取合资、赎买方法建成;三是由人民政府直接拨款投资建成。由于中国红色官窑多不胜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有出口权的大型国有瓷厂就达150余家,仅湖南省就有13家,出口创汇占全国的半壁江山。本文仅通过自己对几个有特殊影响和地位的、曾专门为中央领导生产生活用瓷及礼品瓷的红色官窑进行粗浅的探索。对它们的产生、发展和主要有影响的产品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以飨对红色官窑情有独钟及热心收藏红色官窑瓷的收藏爱好者。
新华陶瓷厂:中国第一个红色官窑
延安新华陶瓷厂又名边区红色瓷厂。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投资创建和管理的第一个公营瓷厂。据《延安市志工业志》记载,1942年由中共中央机关投资,在东十里铺创办了延安新华陶瓷厂。有职工20余人,生产中央机关和边区群众所需的日用陶瓷器。第一任厂长刘亚秋,四川人,长征中受过伤,因瓷窑塌方被砸殉职,牺牲时年仅30来岁。二任厂长杜百杰,四川广元玉川县人,1905年生,1933年7月参加红军,随党中央长征到达陕北,曾任红31军机枪连排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总务科长,其妻子为毛主席的女儿李纳当过保姆,由于新华陶瓷厂是边区政府新办的最大瓷厂,它在当时边区政府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作为大生产运动的产物,延安新华陶瓷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在日寇和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长期进行的军事围困、经济封锁,边区财政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不仅按配给制供给驻延安的中央机关、边区政府、军队、干部学校的党政军干部的生活用瓷,还生产群众所需的缸、盆、碗、罐等日用瓷供给边区群众。1945年中央七大胜利召开,延安新华陶瓷厂为大会烧造了全套餐具、茶具。1947年胡宗南进犯延安,工厂被破坏,1948年延安光复后恢复生产,较著名的传世产品有中央抗日军政大学专门订烧的印有抗大底款的抗大青花碗,现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陈列于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毛泽东和中央机关曾长期使用新华陶瓷厂的产品,直到1948年3月28日,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吴堡县川口上船东渡黄河离开陕北,结束了在延安和陕北的13年战斗历程,新华陶瓷厂才停止为中央机关烧造供给瓷器的工作。
景德镇建国瓷厂:新中国第一个红色官窑
建国瓷厂的前身为明、清皇家御窑厂,即光绪28年成立、34年正式生产的江西瓷业公司(孔祥熙是其大股东)。194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人民政府没收江西瓷业公司成立国有制建国瓷业公司,1950年改为建国瓷厂。建国前该厂由于有四大家族背景和靠山,曾承揽了国民党政府的生活用瓷和礼品用瓷。生活用瓷使用较多的有直筒型水杯(有盖和无盖均有)俗称中山筒国民政府党政府专用瓷,解放之初该厂曾为中央和国家机关生产了生活用瓷。最著名的要数该厂为毛主席生产了、并以江西省委名义赠给斯大林的110个水浒故事瓷盘。
1951年春天开始,朝鲜战场呈现出异常困难的胶着状态。此时洞若观火的毛泽东以他那特有的睿智、超人的谋略决定给老大哥斯大林送上一份中国特色的厚礼。中共中央办公厅立即根据

国内红色官窑瓷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5 KB
  • 时间201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