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堂教学十大留白艺术.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堂教学十大留白艺术
——以历史教学为例
教科1001班黄佳 20**********
教学留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讲述、讨论、交流等方式直接明确的告诉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质疑问难、布置练习等方式留下空白,以此引发学生更广阔的思考与探究性学习,更好的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教学策略。
导入时留白,未成曲调先有情
贴切而精炼的导入犹如一块磁石,能够紧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历史教学《干戈不息》时,先播放北约联盟轰炸南联盟、美国911事件,巴以冲突、美军军事打击伊拉克四个短片,在充分感受了战争带来的危害后,即刻发问学生,“这些事件说明当时世界存在着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我们可以采取那些办法或途径来解决?”然后引导阅读课文,结合刚刚播放的四个短片进行思考,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把留白运用于课堂导入中,课堂起始就留给学生悬念,缩短了学生同教材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衔接时留白,巧把金针度与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经验的教师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后,有意识的设计留白,等学生找到只是的衔接点,完成过渡后,再讲述下一个知识点。例如在教学《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讲完香港、澳门的回归后,为了衔接到台湾问题的教学,提出这是否意味着
祖国完成了完全的统一大业呢,当学生回答还有,质疑:是什么阻挡了台湾问题的解决?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使新知识的衔接水到渠成。
高潮时留白,一语天然万古新
在课堂教学中,讲到高潮时故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这样可以把成功的体验和顿悟的享受留给学生。在教学《郑和下西洋》时,教师在讲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和向西洋寻宝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后来明朝终止了下西洋,为什么由实行开放政策改为闭关自守?”怎样正确的评价郑和下西洋?这些问题迫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客观冷静的思考,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探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重难点时留白,曲径徐行渐有成
重难点教学时如果涉及适宜的留白,让学生去品味,去理解,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时,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的重要意义是本课的重难点,也是学生非常敏感和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这时要充分利用课堂气氛活跃的优势,因势利导设计两个问题,第一,中美关系的演变有哪些原因?说明了什么?第二,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能客观的理解历史事实,突破重难点,而且也达到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的情感目标。
知识、技能迁移时留白,巧借秋风声更远
加强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强化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迁移时留白,打破了知识体系人为的条块分割、不系统连贯的弊端,能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调动各种思维因素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例如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中,教师可问:你能说出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
相关的知识信息吗?教师倾听了学生提供的种种信息后,着意引导学生释疑解惑,扩展学生的思维,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同一问题,以期达到理解得更全面深刻,扩展知识面的目的。结合

课堂教学十大留白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