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六章 治安管理客体.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六章 治安管理客体
第一节治安管理客体
一、治安管理客体的类型与特征
治安管理客体是指治安管理主体所要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即治安管理对象。
(一)治安管理客体的类型
⒈从认识论或属性的角度分类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⒉从客体的要素分类
人、物、空间、事
(二)治安管理客体的特征
可控性
规律性
动态性
客观性
第二节社会治安问题和社会治安秩序
一、社会治安问题
(一)社会治安问题的特点



(二)社会治安问题的分类



二、社会治安秩序
(一)社会治安秩序特点



(二)社会治安秩序的内容





三、社会治安问题与社会治安秩序的关系
⒈统一性关系
社会治安问题与社会治安秩序的统一性,是指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互相依存的关系。
⒉对立性关系
社会治安问题与社会治安秩序的对立性关系,是指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对抗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治安问题的形成因素
一、社会治安问题形成的间接因素
(一)政治因素
⒈敌对势力
⒉法制建设不完善
⒊民族矛盾、分裂
⒋腐败现象
(二)经济因素
⒈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不适应
关于生产力标准研究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不适应,对社会治安产生积极作用,反之亦然。
⒉社会经济制度问题
经济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基础, 先进的经济制度对生产力的 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亦然。
(三)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因素从深层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精神观念,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塑造”、“模式”作用。
(四)其他社会因素
⒈人口问题
人口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人口数量和密度及人口流动状况等方面。
⒉教育问题
研究表明,违法犯罪率与行为人受教育程度成反比。
⒊社区环境
社区环境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一道屏障。

第六章 治安管理客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uhouhui915
  • 文件大小628 KB
  • 时间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