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巨野矿区环境地质背景
卜华,吴晓华,孙英波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兖州 272100)
摘要:山东巨野矿区的全面开发,将使该区长期稳定的地质环境遭受严重影响甚至发生永久性改变。为进一步丰富矿
区环境规划与修复治理的参照依据,文章以近期部分调查资料为基础,选取不同指标或环境要素,采用不同方法分别对
矿区的地下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工程地质环境质量以及综合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同时对各类型环境
质量区进行了划分,较全面地展示了矿区及各井田的环境地质背景特征。
关键词:巨野矿区;环境地质背景;环境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3665(2007)01 0O9O一05
巨野矿区是目前山东及华东地区探明储量、尚未
开发的最后一处大型整装优质煤田,规划的7对矿井
将于2008年建成投产。该矿区的开发,对于促进山东
和华东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同
时也会给矿区地质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充分认识其环
境地质背景,对于开发过程中进行矿区环境的系统规
划和综合整治、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巨野矿区概况
巨野矿区横跨山东省菏泽、济宁两市,是我国著名
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含煤面
积1 210km~,×10。t,扣除暂不能利
用储量,×10。t;煤种为国
内紧缺的气煤、肥煤和1/3焦煤,煤质优良;煤层分布
稳定,构造发育程度中等,开采条件较好。全矿区划分
为郓城、郭屯、赵楼、龙固、万福、彭庄和梁宝寺7个井
田(图1),总建设规模1 860×104t/a,服务年限52
77a
2 地质环境背景
地质条件
巨野矿区处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面标高
37~46m;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地面坡降约1/
600 0o该矿区发育于华北板块一鲁西地块一鲁西南潜
隆起区的大型断陷盆地中,地层、层序及其接触关系与
收稿日期:。13;修订日期:
作者简介:卜华(1967一),,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环境地质及地质灾害勘查与评价工作。
:******@
图1 巨野矿区井田划分图
Division of the wells in the Juye mining area
l一断裂;2— 3煤分布界线;3一矿区边界线;4一井田分界线
注:①一郓城井田;②一郭屯井田;③一赵楼井田;④龙固井田;
⑤一万福井田;⑥彭庄井田;⑦一梁宝寺井田
其它华北型煤田基本一致。区域断裂构造呈近东西向
与近南北向网格状发育,部分断裂构成了煤田不同区
位的边界线。分布地层主要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
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其中新近系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平均厚度大于500m。
矿区含煤地层为石炭一二叠系太原组和山西组,
总厚度约237m,含煤26层,可采煤层6~8层;其中3
2007年第1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91·
煤(山西组)为主采煤层,,最大厚度
,埋藏深度500—1200m,最大埋深1400m⋯。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类型
松散岩类孔隙水是矿区地下水的主要类型,以埋
藏深度65m和160m为界划分为浅、中、深三个层次;
浅层和深层孔隙水为M<2g/L的淡水和微咸水,中层
孔隙水为M>2g/L的咸水。
浅层孔隙水水位埋深2—8m,井孔单位涌水量100
— 300 m3/(d·m),以大气降水人渗补给、垂直蒸发排泄
为主要循环交替方式,水化学类型以HCOa~-Na-Mg
型和SO4·HCO3--Mg·Ca型为主。深层孔隙水水位埋
深7~10m,井孔单位涌水量小于200 m /(d·m),来源
于西部地区同层位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条件极差,
排泄方式主要为局部人工开采,水化学类型为
HCOa~一Na型及S 一Na·Mg-Ca型。
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
浅层孔隙水是该区地下水开采的最主要对象,用
途主要为人畜生活,农田主要依靠引黄灌溉;工业企业
数量少、规模小,用水量不足总开采量的10%。目前
×10。m /a,现状开采量
×10。m /a,×10。m3/a。深层
×10。m ,由于受补给条件制
约,已基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目前仅郓城县城区开采
87×104m /a,其它地区尚无开采。
土壤环境特征
矿区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成土母质以黄
山东巨野矿区环境地质背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