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和环境(Human and Environment)
第一节 人类环境与生态平衡
环境( environment ):一切客观存在的,与人类生存有关的自然及各种社会条件。
(natural environment)
1)原生环境(primitive environment):有利因素为主
2)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
有利的方面:
有害的方面:世界10大环境问题
(social environment)
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医疗卫生服务
Natural environment
大气圈:地球表面包围着很厚的并围绕地球旋转的大气。地表至2000km的空间
水圈:地球表面的水体。70%
岩石圈:又称地壳。平均厚度30km左右
生物圈:由生物及其生存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所构成。海平面以下约12km厚度和海平面以上约10km高度范围
地球环境三要素:大气、水、土壤
十大环境问题
由于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在过去的100年中, ±℃
贝里冰川倒塌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达到过去42万年中的最高值。
1985年,英国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并证实其同氟利昂分解产生的氯原子有直接关系。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
(Biological diversity/Biodiversity)减少 地球上究竟存在多少物种?我们目前仍不知晓。在地球上大约1000万~3000万的物种中,只有150万已经被命名或被简单地描述过。当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鸟类和哺乳动物现在的灭绝速度可能是它们在未受干扰的自然界中的100倍至1000倍。
被称为“空中恶魔”的酸雨目前已成为一种范围广泛、跨越国界的大气污染现象。
联合国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其中1980年至1990年期间全球平均每年损失森林995万公顷,约等于一个韩国的面积。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7%,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中国市场每年消化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
仅北京一地,每天就消耗一次性饭盒、筷子80万套;一年折合木材3212立方米
森林是二氧化碳的转换器,是降雨的发生器,是洪涝的控制器,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这些功能决不是生产一次性筷子所得的效益能取代的。
02 1 环境与健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