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剧目排练教学大纲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
学时:一学期为64学时,一学年为128学时
要求先修课程: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大量的舞蹈的剧目训练,让学生更好的将舞蹈专业的其它学科内容更好的融会贯通,更综合的展示自己的技术技巧及表演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主要要求对人体重心运动变化、肌肉素质、呼吸运用、力量掌握,以及这些概念的具体运动方式和相互间运动关系的认识体会。
三、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1、中国古典舞剧目排练——通过经典或一些新创作的古典舞剧目来训练学生的古典舞技术技巧及身韵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课时安排:
第一学年:
总学时数:128节
章节及内容
讲课时数
其它实践课时数
习作课时数
第一章剧目内容分析
14
12
6
第二章动作结构讲析
20
12
10
第三章作品与角色关
联训练
8
36
10
合计
42
60
26
第一学期:
1、中国古典舞剧目《黄山云涌》
该舞蹈动作简单,适合初级舞蹈水平的学生进行表演,动作密小与表演强是训练一年级学生的最佳作品。道具扇子的使用,在舞蹈也是亮点之一,更贴近云海的感觉,让学生在表演的时候更易抓住情感。
第二学期:
1、中国古典舞剧目《春天话语》
该舞蹈是桃李杯获奖剧目,从训练目的上来说,针对低年级的学生的舞蹈动势舞蹈韵律及团体的协作意识有很强的排练价值。
第二学年:
总学时数:128节
章节及内容
讲课时数
其它实践课时数
习作课时数
第一章剧目内容分析
14
12
6
第二章动作结构讲析
20
12
10
第三章作品与角色关
联训练
8
36
10
合计
42
60
26
第一学期:
1、中国古典舞剧目《彩云追月》
该舞蹈以其鲜明的地域特征,以广东经典民乐《彩云追月》为背景,进行了一帮少女对月亮的追寻的舞蹈,该舞蹈队形复杂,在动作的细节及连接上要求
甚为严格。
2、中国古典舞剧目《小溪、江河、大海》
作为20世纪中国百部优秀舞蹈作品之一的古典舞,此作品以其最基础的园场步伐为动机,从队形上入手,从最开始的单薄画面逐渐形成最后的磅礴画面,有着非常好的古典舞园场单词教学训练目的。
3、中国古典舞剧目《青青河边》
以洗衣棒,扇子等道具为契机,表现出一幅勤劳善良的女人在河边洗衣的生活场景。该舞蹈SOLO教多,适合二年级学生开始多挖掘自我展示的教学。
第二学期:
1、中国古典舞剧目《踏歌》
画面唯美,音乐动听,唱词意味深远,是《踏歌》最大的特色。此舞蹈运用汉唐的几大动律,把现代人拉回唐宋期间,一群女子慵懒的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出游踏春。在此作品中,除了舞蹈身法,还应有唱词,对学生的古典舞表现又是一种新的锻炼。
2、中国古典舞剧目《春意·流韵》
该舞蹈古韵十足,在古典舞的身韵中加入稍许现代舞动律是舞蹈最大的亮点。适用于对学生身法上的锻炼。
3、中国古典舞剧目《雨中花》
畅快淋漓的动作,加上令人如痴如醉的音乐,使得整个舞蹈的美感独具匠心。而古典舞动作上的改良变形则是对学生身韵上的训练的又一法宝
第三学年:
总学时数: 64节
章节及内容
讲课时数
其它实践课时数
习作课时数
第一章剧目内容分析
4
6
2
第二章动作结构讲析
4
12
4
第三章作品与角色关
联训练
4
24
4
合计
12
42
10
第一学期:
1、中国古典舞剧目《扇舞丹青》
全国桃李杯比赛一等奖作品。舞者用手中的扇子将身韵与书法之间的关系淋漓尽致的结合在一起。此舞蹈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排练,对其跳转翻的技巧及身韵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2、中国古典舞剧目《岁寒三友》
用古典舞语汇将极富写意的松、竹、梅进行表现,不断的有队形的穿插来展示寒冬对这三友的摧残,但它们却屹立不倒,也体现了我国特有的民族精神。
3、中国古典舞剧目《桃夭》
古典舞桃夭以其独特的动作语汇,对古代女子的柔媚做出了表现。该舞蹈曲
目技术难度很高,以感情细腻风格柔美而著称的古典舞要求舞者身段、身韵及舞台表现力完美的结合,才能充分诠释舞蹈本身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4、中国古典舞剧目《春吟》
这是我院参加第八届桃李杯的原创古典舞剧目。作品内容主要表现三坊七巷的生活景象。通过优雅的体态和欢快的脚步,透出生活的甜美和喜悦。通过创
作舞蹈的排练让学生体会琢磨编导的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段,弥补课堂训练中对舞蹈表演的不足。
5、中国古典舞剧目《春江花月夜》
根据我国著名古曲《春江花月夜》进行编创,运用一些独特的身韵身姿将春
李宁网络广告策划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